
海底捞自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以来,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扩展。截至2024年3月31日,海底捞在海外四大洲13个国家拥有119家自营餐厅。海底捞的国际化战略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出海,还包括模式出海,这种模式出海的能力在餐饮行业中并不常见。
在海外市场,海底捞既要保持标准化,又要进行本地化战略。通过深入了解各个市场的文化特性和消费者需求,海底捞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品牌体验。例如,在新加坡,海底捞通过“小捞捞京剧变脸”特效在TikTok上吸引了大量关注,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尽管海底捞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特海国际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随着服务行业的复苏,特海国际在2023年收入达到6.86亿美元,同比2022年有所增长。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海国际在大中华以外的四大洲12个国家经营115家海底捞火锅餐厅。
总体来看,海底捞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成为中餐出海的典范。尽管面临本地化挑战和供应链整合压力,海底捞仍在稳步扩展其全球布局,尤其是在东南亚和北美市场海底捞出海,你猜它过得怎么样?
提起海底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家以服务著称的火锅品牌,在国内可谓是家喻户晓。随着中国餐饮业的蓬勃发展,海底捞也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那么,海底捞出海过得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海底捞出海历程
海底捞的海外扩张始于2012年,当时,它选择了新加坡作为第一个海外市场。随后,海底捞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地开设了分店。2018年,海底捞更是将海外业务独立上市,成立了特海国际。
二、海底捞出海成绩单
1. 收入增长
根据特海国际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收入为1.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其中,餐厅经营收入为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这表明,海底捞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增长势头良好。
2. 利润扭亏为盈
在杨利娟的带领下,特海国际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到了3770万美元。这标志着海底捞在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 客流量增长
财报显示,特海国际第三季度客流总量突破74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2%。这表明,海底捞在海外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升。
4. 翻台率提升
特海国际第三季度总翻台率达到每日3.8次,相较2023年同期的3.7次有所增长。这说明,海底捞在海外市场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海底捞出海成功秘诀
1. 品牌优势
海底捞在国内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品牌经验和良好的口碑,这使得它在海外市场具有天然的优势。
2. 服务理念
海底捞始终坚持“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在海外市场也不例外。这使得海底捞在海外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3. 本地化策略
为了适应当地市场,海底捞在海外市场推出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菜品和饮品。同时,海底捞还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使品牌更具亲和力。
4. 供应链优化
特海国际通过优化全球供应链,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
四、海底捞出海展望
虽然海底捞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本地化程度有待提高等。未来,海底捞需要继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优化供应链,以应对海外市场的挑战。
海底捞出海过得还算不错。在杨利娟的带领下,特海国际实现了扭亏为盈,为海底捞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底捞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