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小微经济呈现了八大新亮点,这些亮点展示了小微企业在不同领域的活力和潜力。以下是这八大新亮点的详细介绍:
1. 城市夜经济:
夜间消费在中国市场规模增长显著,2022年同比增长超过16.7%。在一些城市,如长沙,夜间消费甚至占全天消费额的60%以上。许多餐饮小商家计划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以后,以拥抱夜经济。
2. 县域直播:
县域直播成为新的创业热点,通过一根网线和一部手机,许多小微创业者能够抹平“数字鸿沟”。2022年,主流直播电商平台县域商家增长超过150%,增速是直播电商大盘的3倍。
3. 微型出海企业:
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降低了小微企业出海的门槛。速卖通、Temu、Shopee等平台服务的小微商家数比疫情前增长了80%。三五个人组成的“微型出海企业”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重要力量。
4. 专精特新: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内翻了三倍,其中56%是中小微企业。科创小微企业的营收增速和利润率比普通中小微企业高一倍,平均拥有专利15.7个。
5. 轻旅行经济:
轻旅行成为热门选择,旅行类小微商家接待的游客中,省内游客占比80%。例如,三天两夜的“淄博赶烤”和“鹤岗躺平”等短途旅行受到欢迎。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成交额增速前20的目的地中,有13个是新兴目的地。
6. 宠物经济:
宠物经济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宠物医疗美容服务崛起,占据近40%的市场。线下小微门店消费金额增速超过60%,创业机会大。
7. 新银发经济:
老年人消费能力增长迅猛,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9%。淘宝美容护肤市场,银发族的增速是大盘的3倍。银发旅游和智能设备市场也增速迅猛,为老年人定制服务和产品成为小微企业的商机。
8. 男颜经济:
男士专研品牌和店铺的成交额增速达到60%,男士医美客单价是女士的2.75倍。医美不再是女性的专属,男性市场也在快速增长。
这些亮点展示了小微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潜力,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哎呀,最近小微经济可是火了一把,各种新亮点层出不穷,让人眼前一亮呢!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小微经济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吧!
你知道吗?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报告,小微经营者的信心指数已经回升到51.0%,重回乐观区间!这可是一个大好消息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小微经营者的营收环比回升,净利润率环比增长至4.7%,现金流维持时间较上季度与去年同期均有增长。看来,政策的春风真的吹到了小微经济的田野上,让这些小家伙们信心满满!
国家出台的一揽子增量经济政策,可谓是小微经济的强心剂。比如,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汽车以旧换新,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实物消费、大件消费上,对小微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不过,咱们也要看到,对餐饮食宿、文化娱乐、医疗养老等日常消费、小额消费的支持相对较少,这也许是我们接下来可以关注的点。
三、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信心增长,消费服务业仍需努力
调研报告显示,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小微的信心明显增长,而消费服务业依然疲弱。这说明,政策刺激带来的信心提振,在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消费服务业,尤其是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你知道吗?我国共有1.88亿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5200万,个体经营户1.2亿,农民合作社数百万个,他们共同构成了小微经营者群体。这个群体可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和稳定器,他们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健康。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小微经营者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构成一个生态。希望国家的政策能更多的往消费端、需求端倾斜,客观上对小微经营者状况的改善能够起到作用。相比中大型企业,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对改善宏观环境、提升需求水平的需求更迫切。
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表示,消费补贴政策可以考虑更多向服务业小微倾斜。这样一来,广大人民群众在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消费中享受到政府补贴,满足感会更好,服务业拉动就业的效果也会更好。
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在普惠金融方面做得就相当出色。截至7月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253亿元,普惠贷款客户数接近18000户。他们推出的“经营快贷”产品,以开放式获客方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以线上化、随借随还、提升额度等方式,设置更低入口”,使其能够更好地匹配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和需求。
哎呀,小微经济的新亮点真是让人惊喜连连!从信心指数的回升,到政策的发力,再到普惠金融的助力,小微经济正一步步走向繁荣。让我们一起期待,小微经济在未来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