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找到的信息,以下是部分芯片上市公司的名单:
半导体制造1. 三安光电 :国内LED芯片绝对龙头企业。2. 华微电子 :功率半导体器件龙头。3. 上海贝岭 :国内领先的模拟IC供应商。4. 捷捷微电 :国内晶闸管龙头企业。5. 扬杰科技 :国内功率二极管行业龙头。6. 士兰微 :A股稀缺的半导体IDM标的公司。7. 纳思达 :打印行业全产业链布局,全球龙头雏形渐显。
半导体封测1. 华天科技 :国内三大封测之一。2. 长电科技 :大陆半导体封测龙头。3. 通富微电 :全国TOP3的IC封测企业。
科创板半导体企业1. 安集科技: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2. 中微公司: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3. 澜起科技: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4. 华兴源创: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5. 睿创微纳: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6. 乐鑫科技: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
其他芯片相关公司1. 中颖电子:家电主控单芯片MCU领域龙头。2. 全志科技:A股唯一一家拥有独立自主IP核的芯片设计公司。3. 紫光国微:世界级卡芯片平台龙头。4. 复旦微电:国内FPGA芯片设计领域领先。5. 北京君正:国产自主CPU芯片设计制造。6. 龙芯中科:国产自主CPU芯片设计制造。
这些公司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涵盖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各个环节。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参考相关的网页链接。
新品及次新品类批量出货助力增长
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逐渐回暖,多家芯片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显示,新品及次新品类的批量出货成为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将分析当前芯片上市公司的发展态势,探讨市场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芯片产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在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不断优化的背景下,芯片企业业绩回升迹象明显。据多家A股芯片上市公司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在芯片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中,新品及次新品类的批量出货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乐鑫科技预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和188%左右;思特威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至143%。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表示,随着下游市场恢复和芯片新品在性能等方面的提升,芯片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在全球芯片行业中,英伟达市值达到3.39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成为美国股市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上市公司。英伟达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绝对优势,以及新一代Blackwell芯片的全面投产。市场预计,英伟达在未来财报季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半导体产业链业绩预增的背景下,科创芯片ETF基金(588290)近5个交易日涨幅超过50%。国庆节期间,港股市场率先开启了半导体的飙升行情,而节后A股半导体板块,特别是科创板的芯片股迎来了爆发。多家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晶合集成、韦尔股份和泰凌微等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芯片ETF(159995)近3个月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首位,达54.82亿元。当天,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980017)上涨0.52%,部分成分股如瑞芯微、景嘉微、长电科技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芯片ETF当天上涨0.55%,最新价1.1元,成交额达到3.45亿元,换手率为1.22%。近1周,芯片ETF累计上涨12.65%。同时,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流入,最新融资买入额为8175.10万元,融资余额达5.06亿元。
半导体产业链持续回暖,科创芯片ETF基金(588290)帮助投资者把握科创板块的投资机遇。2024年10月14日,芯片股暴力拉升,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盛科通信等多只个股跟涨。科创芯片ETF基金当日震荡走高,资金流动性活跃,近5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达到13.62亿元。数据显示,该基金的重仓股以中小市值为主,流通市值在200亿以内的成分股接近五成,显示出在行业整体向上的趋势中,其弹性较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芯片上市公司在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优化的背景下,业绩回暖趋势明显。新品及次新品类的批量出货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产业链持续回暖的背景下,投资者可关注相关芯片上市公司及ETF基金的投资机会。然而,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市场风险,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