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贷危机,全称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指在2006年前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发生的严重信贷危机。它是由于部分借款人的收入无法偿还其贷款,引发了大规模的违约事件,从而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1. 低利率政策:在2000年至2005年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维持了较低的利率,这导致了大量的人和家庭通过抵押贷款进入房地产市场。然而,当Fed提高利率后,房屋贷款的还款成本也随之增加,很多人的收入无法偿还贷款。
2. 贷款欺诈和不负责任的借贷:一些贷款机构为了追求利润,采取了不负责任的借贷行为,向那些收入不稳定或信用评分较低的人提供贷款。这些贷款被称为“次级抵押贷款”,其特点是利率较高,且对贷款者的还款能力要求较低。
4. 投资者的过度杠杆:许多投资者利用低利率政策,通过借入更多的资金来增加他们的投资。当房价下跌时,这些杠杆化的投资组合导致了大规模的亏损。
1. 金融机构破产:由于大量的坏账和亏损,许多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破产或面临破产。这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使许多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贷款。
2. 股市动荡:许多上市公司的市值在危机中大幅缩水,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股市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