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学到的知识,旧台币是中华民国时期在台湾地区发行的货币,分为1945年至1949年发行的第一套旧台币和1949年至1953年发行的第二套旧台币。其中,第一套旧台币以中央银行发行的新台币为兑换基准,第二套旧台币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发行的新台币为兑换基准。在1949年6月15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公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规定以新台币取代旧台币,旧台币与新台币的兑换率是1:4。
旧台币,简称旧币,是指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至1955年新台币发行之前台湾的官方货币。旧台币硬币面值包括5角、1圆、5圆、10圆。其中只有1949年发行的面值500元的纸币是蒋介石头像。
旧台币发行之初,1元新台币折合1日元,与旧台币等值。1949年6月15日起,1元新台币折合美元0.03元。到1950年12月23日,新台币的汇率贬值到1美元合428.57新台币。1953年12月26日起,美元与新台币的比价改为1美元合
2.4元新台币。
直到旧台币于1955年6月5日被新台币完全取代时,新台币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合4.17元新台币,非官方汇率略低于此数值。
尽管新台币在官方层面上已经取代了旧台币,但直到1960年代早期,旧台币在台湾民间仍有少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