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建投12月25日研报指出,此前市场对光储板块的一大核心担忧在于欧洲库存,而红海禁运事件有望加速欧洲光储产品的库存去化,欧洲组件、逆变器供给短期或出现一定收紧。同时叠加运费上涨,当地库存有一定升值可能。从股价及机构持仓来看,前期市场悲观预期已充分反映,公司认为红海禁运事件将加速板块基本面的触底以及市场预期的扭转,看好前期受欧洲库存压制较为明显的储能、组件企业。
此前市场对光储板块的一大核心担忧在于欧洲库存,而红海禁运事件有望加速欧洲光储产品的库存去化,欧洲组件、逆变器供给短期或出现一定收紧。同时叠加运费上涨,当地库存有一定升值可能。从股价及机构持仓来看,前期市场悲观预期已充分反映,我们认为红海禁运事件将加速板块基本面的触底以及市场预期的扭转,看好前期受欧洲库存压制较为明显的储能、组件企业。
11月以来巴以冲突加剧,红海集运因此受阻。目前,部分航运公司 “停止接收以色列进出口货物”,部分宣布暂停经过红海的航线,而一些公司明确表示将选择绕航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而绕行好望角将增加9000公里的额外航程,绕行时间大约在10-14天。这一背景下,中国出口至欧洲的组件及逆变器传奇将明显拉长。
2023年以来,欧洲光储市场相关标的股价持续下跌,一方面是因为欧洲天然气及电价持续下降,叠加组件、逆变器产品降价过程中下游观望情绪浓厚,导致欧洲光储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另一方面,2022年以来欧洲光储景气度较高,国内厂商加速出口欧洲,导致当地组件、逆变器库存压力较高。但从户用逆变器厂商出货数据来看,单季度出货已基本见底,伴随库存去化完成,我们预计2024Q1起出货将逐步回暖。而从板块股价以及机构持仓情况来看,市场前期悲观预期已充分反映至股价中。
红海禁运或将推动欧洲库存加速去化,基本面有望提前见底。红海禁运事件发生后,首先会使国内对欧洲的组件、逆变器出口船期延长,导致欧洲短期内组件、逆变器进口规模减少,从而加快欧洲当地库存去化。如果禁运时间或者运力下降幅度超预期,欧洲光储产品供需短期有可能逐步趋紧。另外,欧线集运价格的大幅上涨,出口至欧洲的光储产品CIF价格将有所提升,对应当地的组件、逆变器库存也有一定升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