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与上一轮医药行情相比,投资者只要抓住一两只龙头股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享受板块红利不同,这一轮医药行情可能并不是以某几个公司从几百亿级市值涨到一两千亿级市值来实现的,而大概率是由一批公司从五六十亿级别的市值涨到两三百亿级别的市值,然后此起彼伏地推动医药板块行情。”张金涛表示,“其实,创新药行情从2022年8月、9月份就已经开始启动了,很多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涨了至少一倍,但由于不是上一轮行情的龙头股和权重股,所以并没有体现在医药行业指数上。”
因此,张金涛认为,上一轮医药行情中抱团龙头股的投资方法或已失效,新一轮医药行情更多是多点开花、此起彼伏的机会,需要基金经理不断地动态调整投资组合,这或将会是主动管理型基金战胜指数基金的机会,也可能是基金经理之间大幅拉开业绩差距的一轮行情。
如何动态调整投资组合?张金涛表示,这需要分两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在药品获批之前,他会对临床数据进行紧密跟踪,观察0~1的过程能否顺利跨越;第二个阶段是在产品获批之后,这时候最关键的是商业化能否超预期,他给自己设置的判断指标是季度销售额能否有10%以上的环比增长,如果无法实现加速商业化,他也会对相关个股进行减仓。
至于这轮创新药行情能够持续多久,张金涛建议,投资者可以到2024年7月份前后关注两大指标:
一是在一年周期的医药医疗反腐之后,医药行业将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这一长效机制又会如何改变当前医药行业的运行规则;二是医生的年薪制是否会得到推行,一旦推行,民营医疗服务将会迎来大发展。“不过投资者也不用担心,我们的投资组合在重仓创新药的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医疗服务仓位作为防守仓位。” 张金涛表示。
“不过,投资者也可以关注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出海。”张金涛认为,如果创新药能大批量出海成功,医药板块将会打开现在的估值天花板。
在张金涛看来,创新药出海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外授权,但效果比较一般,因为很容易发生跨国大药企买下授权后却并不积极推广的现象,白白浪费研发成果;另一种是合作开发,和外企分担成本和收益,共同推进临床进展。
“现在,部分创新药品已经在海外有了比较好的临床二期、三期数据,得到了海外市场的认可,但数量还远远不够。如果未来能有大批量的创新药出海成功,医药板块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个股的PS估值可能会达到8倍以上。”张金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