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末国企整合重组好戏连台
宝钢股份拟收购山钢日照部分股权,中国电科与华录集团实施重组,地方国资重组新动作不断……时至年末,国企并购重组浪潮涌动。业内人士认为,将于近期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将对2024年国企改革作进一步部署,国资重组整合有望提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央企专业化整合新趋势。
京沪多家银行调降房贷利率下限
日前,记者走访或致电北京、上海多家银行机构了解到,两地分别出台楼市新政,15日起京沪两地多家银行根据自律机制下调房贷利率下限。其中,北京地区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最低调整为4.2%,上海地区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最低可至4.1%。此外,新政对贷款期限、首付比例等也作出调整。
2023中国经济印象:展韧性 显活力 蓄动能
展望前程,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仍需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经济斩浪前行 不改向好底色
强信心、稳增长、促发展,这一年,中国经济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化压力为动力,变优势为胜势,斩浪前行。
非银支付监管制度升级为行政法规
支付市场主要机构普遍认为,作为近年来支付领域效力层级最高的制度安排之一,《条例》为支付机构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的基础。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公布
《条例》共6章60条。《条例》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取得支付业务许可,从事根据收款人或者付款人(下称用户)提交的电子支付指令转移货币资金等支付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条例》规定,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取得支付业务许可。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名称中应当标明“支付”字样。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亿元,且应当为实缴货币资本。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股东应当以自有资金出资,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出资。
“一线”新政全面落地 京沪深楼市结构性回暖
近日,北京和上海均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并调整普通住房标准。至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已调整优化楼市调控政策。政策落地后,市场反应如何?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楼市,发现新房售楼处到访量以及二手房带看量均有所增加。
基金业绩排名激战正酣 “冠军魔咒”被打破?
梳理过往数据发现,近20年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冠军,无一在第二年成功守擂,且也未能持续保持住高收益率。有分析人士认为,此前的冠军基金多数为押中当年风口的赛道型基金,随着市场风格轮动,较难长期保持优秀业绩。与此同时,基金夺冠后,市场关注度提升,吸引大量资金新进,会加大基金经理后续操作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
夯实法治基础 非银支付机构监管条例正式公布
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表示,出台《条例》,将监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行政法规,进一步夯实非银行支付机构(下称“支付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法治基础,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各方预期,激发市场活力,也有利于保障用户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风险,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积蓄市场内生稳市动力可从三方面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