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瑞银、德意志银行、澳新银行等多家国际商业机构,近期也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到5.5%之间。各方普遍认为,中国宏观政策的效果不断显现,三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经济运行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独董新规显威 3名独董未出席董事会收警示函
市场人士认为,监管部门针对独董缺席会议而采取监管措施的情况较少,但该案仍值得关注。监管部门对独董履职情况加强监管,推动《独董办法》落地落实,有助于督促独董真正发挥作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维护上市公司整体利益,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银行消费贷优惠也“扎堆” 最低年化利率“1字头”
记者也了解到,有银行通过发放优惠券、折扣券等活动揽客。例如,“多重好礼限时掉落,有机会享1.1%(单利)年化利率券”、“(单利)年化利率最低2.8%固定利率券,限时秒杀”。但是,多家银行开展的营销活动,并非所有消费者都能申请到,银行的最低利率均有一定门槛和条件。
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以新场景提供新体验,以新业态满足新需求,以新模式激发新活力,就能持续培育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紧扣需求变化,顺应升级趋势,持续优化供给,方能更好满足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文化产业向好势头强劲
今年以来,旺盛需求带动文旅市场强劲复苏,文化消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619亿元,同比增长7.7%。文化核心领域、文化新业态行业、文化服务业企业均呈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恢复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加强。
日本货币政策转向影响几何
尽管日本经济增速出现下降,但日本央行上周仍然释放出了结束负利率的“鹰派”风声。目前,日本央行存在加速货币政策转向的内在动力,一旦日本快速“接棒”美国开始推动加息,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值得警惕。
3000万辆!中国汽车全年产销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借助“双11”大促等消费浪潮,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当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乘用车延续良好态势,商用车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引领行业增长。
重要经济数据即将发布 低基数提振11月同比增速
国家统计局将于12月15日发布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机构分析,11月经济数据同比增速可能会明显走高,主要是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加大形成了低基数,对今年多数经济分项的同比增速会形成一定提振,尤其是消费、出口、房地产投资、工业和服务业生产等表现较为明显。但当前复苏动能仍偏弱,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CPI转弱点燃宽松预期 股市缺乏增量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对于政策加码的预期整体升温。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资经理和分析师认为,财政扩张、央行结构性宽松配合财政的大方向较为明朗,但市场对财政加力的具体尺度抱有更高的期待,但这或需要等明年“两会”才能确定。在这一背景下,近期债市多头开始冒头,但由于增量资金仍然欠缺,股市仍有待提振,不过机构普遍对明年A股的预期有所改善。
多重因素改善 券商年度策略积极看多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