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人形机器人代表企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并由国泰君安证券担任独家保荐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优必选于今年2月首次递表港交所,计划发行1.558亿股股份,为首个瞄准资本化上市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作为春晚、大运会、进博会等众多盛会表演嘉宾,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近年以来多次获得各方的关注。而从行业角度来说,优必选仍然属于国内起步较早,技术含量较高的智能机器人综合业务企业。
根据Frost & Sullivan咨询报告,优必选是全球首批在消费市场配备多个伺服驱动器的多关节服务机器人商业化的公司之一,是全球极少数实现多系列伺服驱动器量产及实际产品应用的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家实现小型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公司及中国第一大教育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供货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通过聆讯后更新的资料中,公司的消费级机器人和相关硬件收入已经从2022年的约13%提升至了32.6%,而该部分机器人主要销往家庭场景,其显示公司C端业务有所成长。但同时,作为备受瞩目的人形机器人Walker相关业务,其占比在2023年上半年并没有显著的提升。
记者希望进一步从优必选处获得相关业务最新信息,但对方告诉记者,直至公司上市之前均为静默期,不便接受采访。
资料显示,优必选公司成立已逾十年时间,其间获得了包括科大讯飞、鼎辉、腾讯等知名产业、金融资本在内的共9轮融资,投后估值一度达到50亿美元。
2019年,优必选传出券商辅导备案信息,计划登陆资本市场。但在2021年1月,公司被曝与辅导机构中止辅导工作,境内上市计划暂时划上休止符。
在此期间,机器人和自动化行业出现了较为尖锐的商业化落地困境和价格竞争旋涡。而由于公司着力聚焦人形机器人这一未来产业,加上公共卫生事件的滋扰,使得公司在2022年之前的处境较为尴尬。
直至2022年人工智能大火,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横空出世,优必选所面对的行业预期出现了极大的改善。
财务数据显示,优必选在2020至2022年整个财年,以及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分别获得7.40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以及2.84亿和2.611亿营业收入。
对于上半年业务同比下降和绝对数额偏低的情况,公司解释称,由于公司的企业级客户占比较高,因此收入呈现较强的季节性波动特征。而从目前公司未审计的业务情况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水平或高于2022年同期。
从业务分项来看,公司发迹初期的教育及解决方案机器人业务仍占公司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收入占比呈现逐渐下降之势头,2020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2.7%,56.5%、51.2%和29.0%;物流机器人及解决方案相关业务则随着物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稳步增长,同期分别占比1.7%,23.3%,26.1%和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