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12月4日,药明生物在最新业务更新会议上调整了未来2-3年的业绩指引,引发市场对于医药创新需求的担忧,整体板块出现较大调整。我们认为市场预期已见底,2024年行业有望回暖,并持续看好创新和出海两条主线。医药健康产业已进入集中度提升的全新周期,反腐也拉开了产业成长新篇章。围绕变革下的布局是新的一年确定性最强的投资主线,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布局:一、出海破局,强化走出国内竞争的新增长空间模式;二、行业反腐后时代,洗牌加速下拥有核心产品竞争力和商业模式受益的企业;三、围绕“爆款产品”取得突破,进入回报期的企业。
12月4日,药明生物在最新业务更新会议上调整了未来2-3年的业绩指引,引发市场对于医药创新需求的担忧,整体板块出现较大调整。我们认为市场预期已见底,2024年行业有望回暖,并持续看好创新和出海两条主线。医药健康产业已进入集中度提升的全新周期,反腐也拉开了产业成长新篇章。围绕变革下的布局是新的一年确定性最强的投资主线,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布局:一、出海破局,强化走出国内竞争的新增长空间模式;二、行业反腐后时代,洗牌加速下拥有核心产品竞争力和商业模式受益的企业;三、围绕“爆款产品”取得突破,进入回报期的企业。
12月4日,药明生物召开了业务最新消息会议,其中关于公司未来2-3年指引的调整,引发市场对医药板块整体创新需求担忧。公司2023年指引从整体收入增长30%调整至收入增长10+%(其中扣除新冠项目收入增长超过36%,经调整净利个位数下滑)。公司认为业绩不及预期主要是由于:
1)受到2023年整体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下滑的影响,D端项目数增长不及预期(年初公司预计新增120个项目,截至11.30新增91个项目),将影响2023年约3亿美元收入;
2)M端有3个重磅药项目因监管批准滞后延期,交付时间推迟,将影响2023年约1亿美元收入;
3)全球基地产能爬坡,导致2023年毛利减少1亿美元。此外,药明生物还认为生物药CRDMO受融资影响,行业整体未来两年将实现个位数增长。
药明生物指引的调整引发市场对于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药和相关产业链的担忧,整体板块出现较大调整。
一方面,药明生物作为行业龙头,在极具挑战的外部环境下依然保持了常规业务收入(公司预计23年非新冠收入+36%)、订单金额(公司预计2023全年新签30亿美元订单,史上最高)以及项目数量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升(特别是药明合联-XDC和药明海德-疫苗相关收入呈现了强劲增长趋势)——根据公司官网,公司2023Q1/Q2/Q3/Q4截至11月30日公司整体新签项目数分别为8/38/15/30个,已看到边际回暖。
另一方面,根据公司官网,公司CMO商业化订单的先导指标PPQ批次稳步增长,且目前生产的项目中有3款生物药的潜在峰值销售有望达50亿美元,2款有望达30亿美元,3款有望达10亿美元,将有望在明后年为公司带来持续的M端收入增量。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我们认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有望在2024年出现回暖,并带动CXO和其上游相关研发等外包需求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