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市场持续调整、赚钱效应减弱的背景下,主动权益市场整体遇冷,而被动投资的ETF市场却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ETF市场的合计份额为1.95万亿份,实现近11年扩容逾16倍、近3年翻倍的上冲势头。
整体而言,不仅存量市场大量“吸金”,如年内有超过3400亿元借道股票型ETF入场。新发市场也同样火热,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下,各大基金公司正持续加大ETF布局,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挖掘更加细分的赛道机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ETF市场增速高于行业整体,但仍处于品类扩容和客户扩容阶段,未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ETF产品在大规模资金流入背后,个人投资者正在加速配置。这主要是超额收益获取难度提升后,股票投资者和主动基金投资者逐步变成了ETF的投资者。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主动权益类产品受到冲击,但ETF市场却十分火热,大量资金借道入场。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年内有超过3400亿元“子弹”净流入股票型ETF市场。
从资金流向来看,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最受青睐,年初至今已有1015.8亿元的资金流入。22只产品中,超过半数获得净流入额,其中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等公募旗下的产品“吸金”超过百亿。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区间净流入486.3亿元。
此外,科创50、创业板指、上证50等方向的ETF同样出现数百亿资金的增持,今年以来分别有732.02亿元、325.6亿元、213.12亿元的净流入。主题行业方面,医药、芯片、半导体等方向均获得资金踊跃申购。
以医药行业为例,场外资金在持续进场抄底。据第一财经统计,目前市场上与医药相关且有产品跟踪的指数共有18只,均有不同程度的资金入场,年内合计净流入近450亿元。如跟踪中证医疗指数的ETF就有超过166亿元资金增持。
除了存量市场,ETF在发行市场同样火热,尤其是在今年新基金发行明显降温的背景下。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算,截至11月底,今年以来共有136只ETF成立,发行数量已超去年同期水平,而发行规模仅有去年的三分之二。
仅本月以来,就有20只ETF产品“上新”。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募得38.95亿元,易方达深证50ETF、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100ETF首发规模均超10亿元。
此外,各头部机构“贴身肉搏”拼资源、拼投入,争相布局新品,填补行业空白。首批科创生物ETF获批、首批深证50ETF启动发行,亚太区首只沙特阿拉伯ETF在港上市等。与此同时,ETF从申报、获批到发行也堪称“火速”。
以创业板200指数为例,11月8日该指数发布,10日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银华基金等四家头部公募上报跟踪创业板200指数的ETF产品,27日首批创业板200ETF已正式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