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已经涨了两个月的“生肖”股,走势突然生变。当天早盘,A股证券名称包含“龙”或“凤”的个股,普遍出现下跌,跌幅前20的个股中,“龙凤生肖”就占据6席。其中,太龙药业、龙溪股份、威龙股份、腾龙股份、飞龙股份、龙宇股份、龙版传媒等多股跌停,天龙集团、太龙股份、金龙股份则分别下跌17.3%、14%、11.11%,龙韵股份、锋龙股份收盘上演“天地板”,换手率分别达到42%和22%。
此外,“凤字”股也有多只个股大跌,截至收盘,凤凰光学、凤竹纺织、凤形股份、新凤鸣跌幅均超5%。
经过前期大涨之后,“龙凤生肖”股此番普跌,是短期内的调整,还是长期下跌的开始?
形成概念股的方式,包括行业、业绩、政策、产业链、板块龙头等多种原因。有的则是剑走偏锋,比如与股票名称相关。最近这批引发关注的概念股,却是因公司证券名中带2024年生肖——“龙”字,或与“龙”相对应的“凤”字,而受到资金追捧。
自从9月以来,涨势风头无两的“龙凤生肖”股,却在11月9日遭受重挫。
根据数据梳理,A股含有“龙”、“凤”字样的股票,分别有86只、10只。截至9日收盘,共有80只“龙”字股下跌,占比高达93%;共有6只“凤”字股下跌,占比60%;共计86只“龙凤生肖”股下跌,占比高达89.6%。
当天,A股平均下跌0.56%,中位数为下跌0.51%,但“龙凤生肖”股平均下跌4.5%,中位数为下跌4.07%,平均跌幅远超全A数值。9月至今,案最大涨幅统计,A股平均每股上涨8.96%,中位数为上涨6.62%;同期“龙凤生肖”股平均上涨46.59%,中位数为35.32%,是A股平均数的5倍左右。其中,天龙股份(266.31%)、天龙集团(136.36%)、龙洲股份(110.8%)、锋龙集团(109.43%)和龙韵股份(106.01%)9月至今最大涨幅实现翻倍。
从公司所属行业来看,96家“龙凤生肖”股的行业分布并不集中,涵盖了传媒、电子、汽车、医药生物、器械设备、食品饮料、计算机、交通运输、纺织服饰、公共事业、轻工制造、基础化工、环保、电力设备、房地产、国防军工等约20个一级行业。
但从总市值来看(A股总股本x当日股价),上述个股存在一定共性——几乎都是中小盘股。根据统计,96家“龙凤生肖”股的平均市值为118.47亿元,较全A股169亿元的平均市值少了30%左右。
除了市值较小外,“龙凤生肖”股的业绩表现,也与股价走势呈现较大背离。根据目前已披露的三季报数据,三季度“龙凤生肖”股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0.45%,中位数为-0.62%;全A股的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11.07%,是“龙凤生肖”股的24.6倍,中位数2.62%也远超“龙凤生肖”股。而净利润的对比则更为明显,“龙凤生肖”股三季度净利润平均同比下跌30.44%,全A股则是平均同比增长4.9%。
梳理数据,11月的7个交易日中,“龙字辈”个股与股价交易异动的相关公告就多达35则,仅8日盘后发出的相关公告就多达12则,发布公司包括龙溪股份、龙版传媒、龙头股份、威龙股份、锋龙股份、太龙药业和天龙集团。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上述公司公告的内容,基本集中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风险提示、监管股价异动问询和相关回复等。对价公司在公告中称,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无重大事项未披露,且业绩表现并未能和股价齐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