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湾区之声消息,今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发布,明确了深圳“超充之城”建设的“路线图”。目前,深圳累计建成超充站41座,另有11座超充站正在建设中。到2023年年底,争取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公共充电桩车桩比、超充桩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国泰君安指出,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头部电池企业正在引领行业跨入新能源车的超充时代,推进新能源车市场空间进一步抬升,看好布局快充技术研发生产的各环节龙头企业。推荐1)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受益标的:国轩高科、欣旺达;2)负极:贝特瑞、璞泰来、中科电气,受益标的:信德新材;3)导电剂受益标的:黑猫股份、天奈科技。
东亚前海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充电桩处于加速建设期,我国及欧美车桩比均有向下空间,较大需求缺口叠加政策刺激,充电桩有望进入景气周期。驱动行业未来增长的看点在于:海外增量空间更大,短期盈利性更强,国内桩企加速海外标准认证,出海蕴藏机遇;高压快充加速布局,直流桩替代趋势明确,产业链各环节大功率产品及配套有望成为主流。按企业主要参与的产业链环节划分,零部件制造商相关标的有通合科技、沃尔核材、永贵电器;整桩制造商相关标的有盛弘股份、绿能慧充、双杰电气、炬华科技、道通科技;充电桩运营商相关标的有特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