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发万亿国债释放多重信号
记者24日获悉,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注册资本上万亿元的虚与实
实行认缴制的初衷,是让创业者轻装上阵。如果创业者真的愿意为一家新企业投入万亿元规模的资本、承担万亿元规模的责任,市场是欢迎的。可如果企业把政策的善意当儿戏或是可钻的漏洞,那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上市公司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日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白皮书2023》首次被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白皮书2023》展示了上市公司群体在勇于投身科技创新的同时,高质量服务国家倡议,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发挥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要主体的引领作用。
特殊再融资债券已发、待发规模超万亿
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仍在继续。10月24日,随着山西、河南、四川三省份披露发债材料,27个地方已发、待发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已超万亿,达到10126亿。其中内蒙古、云南两省份额度已超千亿。
五大行业推动上海产业园区发展 园区投资要关注哪些方向
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对于培育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至关重要。上海产业园区呈现哪些新变化?24日仲量联行发布的《2023上海产业园区市场发展与展望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过去两年,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游戏五大行业在上海产业园区内的新增租赁需求达到近70%,推动上海在优势行业引领全国。
中央汇金再度出手 业界预期增持规模将继续增加
在增持四大行之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0月23日出手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中央汇金增持,一方面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投资者情绪,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市场资金面。市场人士认为,后续中央汇金增持ETF的能力有望超市场预期。
多地积极备战迎峰度冬 打好能源稳产保供“组合拳”
10月24日,随着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的到来,全国多地气温渐渐变冷,北方地区陆续进入冬季供暖季,拉动能源需求大幅攀升。为确保能源保供平稳有序,多地正积极备战迎峰度冬。从能源供应格局来看,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依然是稳产保供“主力军”;同时,风电等新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正逐渐增加,成为重要补充。
各方密集推动5G-A 万兆下行与百亿物联时代加速来临
工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318.9万个,5G网络技术领先、规模位居全球首位。5G商用已经四年时间,随着卫星互联网、6G等一系列新概念的引入,5G发展即将进入第二阶段,5G-Advanced(5G演进,下称5G-A)呼之欲出。
资本工具发行节奏提速 银行“补血”需求依然旺盛
10月24日,建设银行开启该行今年内第二轮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工作。前一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完成发行7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今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热度显著升温。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合计发行的“二永债”规模已达4494亿元,较上半年增长1081亿元。
补短板强信心增动力 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