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市场延续调整,前期强势板块也出现补跌现象,背后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海外环境仍承压,全球地缘局势冲突加剧,美债利率继续走高;二是投资者情绪较长时间偏弱背景下,对积极信号的边际变化反应偏淡,对风险及不利因素关注偏高。
历史经验显示,投资者对积极因素反应偏弱、绩优蓝筹及强势板块的补跌往往是市场下跌行情末期的非理性现象。
接下来,虽然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短期市场走势仍有不确定性,但伴随政策层面积极化解当前主要矛盾、企业盈利底部逐渐显现,估值、情绪和投资者行为进一步呈现偏底部特征,对于后续表现不必悲观,磨底期保持耐心,四季度市场仍有阶段性及结构性机会。
配置方面,温和复苏环境下可关注基本面先行改善行业:一是受益于地产政策边际变化、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比较大的地产链相关行业,如家电、家居等,以及具备较强业绩弹性的白酒、白色家电等;二是油气和电信央企;三是顺应新技术、新趋势且存在产业催化的科技成长细分领域,如通信、半导体等TMT相关行业。
展望后市,短期市场随时展开超跌反弹,中期看满足“低位、筹码压力逐步出清、盈利周期底部”的科创方向有成为中期产业新景气主线的潜力。
一方面,复盘历史各次市场底部表现,强势板块补跌往往是市场调整末期的常见信号。总结来看,市场底前大盘价值等防御类板块相对抗跌,市场底后小盘成长等高风偏行业表现较好。
但另一方面,美债大幅上行,全球资产普跌。近期美国多项经济指标超预期,推动美债抛售。非农数据超预期,制造业PMI和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表现也均好于预期,印证了近期美债利率的大幅上行,更多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韧性,而非通胀大幅走高的风险。供给层面,美债供给规模加速放量也是推高收益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