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A股三大指数全天窄幅震荡。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228.99点,下跌0.14%;深证成指报10984.56点,上涨0.26%;创业板指报2163.34点,下跌0.17%。沪深两市成交额在时隔26个交易日后重回万亿元上方,达1000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83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21.94亿元,已是连续4个交易日净卖出,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4.1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19亿元。
今年以来,随着美股科技股强劲上涨,多只投向海外科技股的QDII基金遭投资者抢购,大量资金涌入,推高了基金场内成交价格。为此,基金公司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在业内人士看来,若投资者以高溢价买入相关QDII产品,将承担额外的溢价成本及未来溢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A股市场反复调整、多重底部信号显现之际,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纷纷“开门迎客”。近日,泉果基金赵诣、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广发基金林英睿所管理的基金相继提高申购限额或开放申购。与此同时,部分基金经理也于近期密集出手自购。在业内人士看来,放宽大额申购和自购往往被视为基金经理判断市场接近底部的信号,结合估值与经济基本面情况来看,A股当下已经具备了不错的投资机会。
市场震荡之际,机构正在积极捡拾便宜筹码。5月以来,大宗交易、定增持续活跃,成交金额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由于通过“定增+大宗交易”买入的股票往往有折价,并且需要锁定一定的期限,在业内人士看来,大宗交易和定增的活跃,意味着机构在积极寻觅投资机会,并且愿意持有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