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面稳中向好 护航资本市场改革行稳致远
4月10日,主板迎来注册制环境中首批IPO企业上市交易,标志着注册制改革在全市场落地。专家表示,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是维持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今年以来,稳经济措施持续出台,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为资本市场服下一剂“定心丸”,增强了市场投资信心。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也为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机构预计3月CPI同比涨幅或继续回落
3月物价数据发布在即。机构预测,国内猪价持续走低,蔬果涨跌互现,原油价格回落带动成品油价格小幅下行,3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或继续回落。全年来看,物价有望保持平稳运行,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未来政策调控仍有空间。
储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商业模式将更加多元
4月7日-4月9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多位参会嘉宾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储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相关企业加快布局工商业储能市场。
多地掀起优化营商环境热潮 升级版措施迭出
最近,多地陆续召开会议,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部署,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更新版、优化版措施。记者注意到,各地新举措的发力点是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相关举措将更大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筑牢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坚实基础。
上海吸引外资再现大手笔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落户临港
4月9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正式举行。据了解,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全面注册制改革孕育券商投行新格局
全面注册制下,上市标准和发行人走向多元化,发行承销要平衡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这对券商投行的资产价值甄别和发现能力、定价承销能力、高质量的项目执行能力、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行从项目获取、研究定价、发行承销到投后辅导等一系列的业务逻辑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乃至需要自上而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注册制时间”
4月10日,沪深主板迎来首批注册制下10家企业的上市交易,注册制改革在资本市场全面落地。中信金属、中重科技、常青科技、江盐集团、柏诚股份、中电港、海森药业、陕西能源、登康口腔、南矿集团等首批10家主板注册制企业,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从上述企业的发行结果看,多数企业确定的发行价打破了“23倍市盈率”。
社保基金最爱是债基 外资钟情ETF
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年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持有人中的机构投资者信息也浮出水面。整体来看,上述社保组合选择的上市基金以绩优债券型基金产品为主。不少公募基金产品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出现了知名私募基金的身影。外资除了直接投资A股公司外,还买入上市基金。
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今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