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易华录的一纸公告让2023年首例央企集团层面的重组整合浮出水面。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实际控制人中国华录集团通知,华录集团正在与中国电科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华录集团拟整合进入中国电科。不过,该方案尚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阳光时代表示,中国电科和华录集团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网信与数字经济应用等产业领域具有相关性和互补性,因此本次重组兼具专业化整合、产业化整合的属性,专业化整合可以提高业务集中度、增强集约化管理,产业化整合则有利于打造现代数字产业集群。
从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业内对于电子信息领域的央企重组整合始终抱有较为一致的预期,只不过,这一次等来的并非是中国电科与中国电子的“双电”合并,而是同样处于数字经济赛道的华录集团“奔赴”中国电科。
朱昌明表示,华录集团与中国电科集团重组,不仅有利于加快打造现代数字经济产业链,还将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对于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企业研究认为,将规模相对较小的华录集团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既有助于补全、补强中国电科的信创产业链,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有利于解决两家公司在数字经济领域重合的问题。
今年以来,不管是《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落地,还是明确组建国家数据局,在业界看来,都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在朱昌明看来,国资央企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国家队,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产业,就要大力度开展重组整合,完善国有资本在数字产业的布局。华录集团与中国电科集团的重组只是开始,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关产业的企业重组整合依然值得期待。
除了以重组整合的方式优化央企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布局,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中央企业开始争相布局数字产业,表现之一即为专业化的数科公司密集成立。
据国资委科技创新局介绍,目前,中央企业已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
中国能建表示,围绕构建数字产业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数字及科技新兴产业投资平台“三大平台”,中国能建已成立了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做强数字化业务、科技创新业务、电商业务等,进而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得益于近年来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了信息服务的巨大蓝海,从而为电信运营商转型发展提供了新赛道。
中国移动表示,由于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仅仅依靠数字技术与产品供给是不足的,更需要统筹考虑转型主体的生产体系、运营模式、财务状况、组织文化等多种因素。在此背景下,2021年中国移动授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成立中移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数字化生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加速推动产业链调整和产业变革,这也成为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除了谋求外部市场资源的开拓外,对内优化资源配置也成为部分央企成立数科公司的初衷。
中国诚通表示,集团数字化存在建设分散、过于依赖外包等问题,导致数据标准不一、系统难以迭代、能力难以保障,破局关键是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数字化技术团队,全面支撑集团数字化转型落地。为此,今年3月份,中国诚通出资3亿元发起设立诚通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