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光无限好 绿色能源之花绽放西部大地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西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是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承担着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电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用,产生的绿色动能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创新药产业链公司2022年业绩分化
近期,多家创新药产业链公司披露2022年“成绩单”,整体业绩呈分化趋势。医药外包(CXO)板块表现亮眼,凯莱英、博腾股份等多家药企净利润大幅增加;受研发投入高企及市场因素影响,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医药科技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药审评审批不断提速,创新药正加速落地。
消费潜力快速释放 流动的中国更显活力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清明假期(4月5日),我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假期当日增长22.7%;预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20亿元,较去年清明假期当日增长29.1%。专家认为,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市场将继续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券商积极布局A股 新进17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陆续出炉,券商自营盘的操作路径同步浮现。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券商新进171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有48家上市公司获加仓。从配置方向来看,制造业、非银金融、电子、电力设备等板块依旧是重仓行业。
上调评级至超配 外资持续加仓中国股票
数据显示,北向资金3月以来净流入额超300亿元人民币,同时连续3周净流入额超百亿元。多只海外中国股票基金最新披露的持仓数据显示,今年2月,包括贵州茅台、平安银行、宁德时代、中国中免在内的多只股票获得大幅加仓。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更旗帜鲜明地表示,其已将中国股票评级调高至适度超配。
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多地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前沿
自科技部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以来,上海、北京、天津、安徽等地纷纷加快相关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多位人工智能和科研领域专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AI for Science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甚至有可能推动我国在下一轮科技革命中走在前沿。
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10日上市
4月4日晚,沪深交易所宣布,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上市时机已经成熟,将于4月10日举行首批企业上市仪式。至此,从2月17日中国证监会与沪深交易所发布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制度规则起,仅一个多月,沪深两市即迎来主板注册制首批新股上市。
69家公司发布一季报预告 近八成预喜
至4月5日记者截稿时,已有6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从预告类型来看,业绩预喜(预增、续盈、略增、扭亏)的有55家,占比79.71%;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分别有8家、8家、5家、5家公司上榜。
央企专业化整合提升竞争力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