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开板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一批业绩优、技术硬的上市公司已从昔日的“潜力股”成长为板块的“顶梁柱”,从“初生牛犊”成长为行业的“执牛耳者”。
截至3月8日,科创板“千亿市值俱乐部”成员已有晶科能源、联影医疗、金山办公、天合光能、海光信息、大全能源等6家公司,合计市值达7831亿元,占板块整体的12%。科创50成份股公司合计市值2.6万亿,占板块整体的41%,平均市值514亿元。
头部梯队公司稳扎稳打攻克供应链安全核心技术领域,利用科创板上市平台创新发展畅通国内循环,吸引全球关键要素打通国际循环,为产业报国提供生动注解,为推动“双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标杆。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与行业周期性波动,头部公司潜修“内功”,交上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根据业绩快报,科创50成份股公司2022年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113亿元、净利润715亿元,占整体的比例分别为51%、62%,扛起板块经营成果的“半边天”。九成公司实现盈利,超七成公司业绩增长,合计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达到44%,远超板块整体29%的营业收入增速与8%的净利润增速。
拉长时间来看,科创50成份股公司近3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7%、63%,为板块持续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多家公司取得跨越式发展。2022年,科创50成份股公司中,7家营业收入翻番,14家净利润翻番。硅料龙头大全能源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234%,位列板块“盈利王”;国内蚀刻机龙头企业中微公司卡位晶圆制造关键设备市占率持续提升,不断助力产业链进口替代,2022年度实现扣非后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183%。
芯原股份IP授权业务增长、动能进一步释放,沪硅产业300mm大硅片业务放量、业绩逐步兑现,两家公司自上市以来业绩均保持增长,2022年度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5%、46%,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5%、122%,首次实现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正,预计将在年报披露后成功摘“U”。
亮眼业绩的背后,是头部公司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以供应链安全为己任的内生驱动力。科创板头部公司主要分布在集成电路、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相关产业链,分别聚集了18家、13家和6家行业龙头公司,这些公司上市后伴随着技术突破进一步扩大商业化应用领域,不断延伸从研发到产业的链条,打造“以产促研、产研互长”的良性循环。
科创板进入第四个年头,见证了一批公司与板块一同发展壮大,在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里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硬科技”之花。科创50成份股公司中,18家公司上市至今市值增长幅度超过30%,其中5家市值实现翻番。
资本“赋能”下,曾经的头部公司“后备军”厉兵秣马抓住行业机遇,向市场证明技术驱动下公司成长的巨大空间,成功跻身第一梯队。
受益于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景气度,7家光伏、动力电池领域企业市值大幅增长,其中,国内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之一天奈科技牢牢把握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两次再融资扩大产能,加快产品迭代升级,2022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净利润同比增长39%,公司总市值自上市以来增长35%。
受益于差异化产品布局,高端装备领域数字化X线探测器龙头企业奕瑞科技成为静态领域X射线探测器国产龙头后,成功横向开拓齿科及工业领域新客户,构筑公司收入第二增长引擎,近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接近70%,自上市以来市值增幅达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