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内,上机数控(603185)两度公告斩获销售大单。3月2日晚间,上机数控公告称,子公司弘元新材共签订136亿元单晶方棒、单晶硅片销售合同。此前在2月24日,上机数控宣布与钧达股份(002865)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预计总金额为59.09亿元。据上机数控披露,弘元新材与江苏新潮光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新潮”)就单晶硅片的销售签订合同。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 预计年内呈稳中有升态势
2月份以来,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抬升,美元指数再度冲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承压。2月末,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逼近“7”的整数关口,引发市场关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缘何承压?后续走势又会如何?外贸企业应怎样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呈现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特征。
上市券商年内首笔回购落地 板块业绩、估值或迎双重修复
3月1日,浙商证券斥资3033.52万元回购A股股份292万股。这是上市券商年内首笔回购动作。近两年,券商板块走势持续波动,多家券商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积极实施回购来稳定股价。同时,随着近期全面注册制落地以及转融通机制优化等利好政策相继释放,对于券商板块走势,分析师观点普遍较为积极,认为多重利好有望驱动券商业绩、估值双重修复。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活跃 近500个项目正在进行中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日,A股并购项目中显示为“进行中”的项目有接近500个,另有多个并购项目已经宣布完成。而在去年同期处在“进行中”的项目则不足300个,从两项数据对比可知,2023年以来资本市场并购明显活跃。
A股“年报季”启幕:36份年报“抢跑”亮相 战略性新兴产业涨势强劲
A股逐步开启年报披露。3月1日晚间,利尔化学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A股市场已有36家上市抢先披露年度报告。整体来看,披露年报的企业大多实现业绩增长。如利尔化学实现营业收入101.36亿元,同比增长56.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2亿元,同比增长69.01%。
年内首现科创板企业“摘U” 还有8家符合条件
日前,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谊众发布“首次实现盈利暨取消股票简称标识U”的公告。公告称,由于公司经审计后财务报告符合“上市时未盈利公司首次实现盈利”的情形,上海谊众A股股票于3月2日取消特别标识U.该公司也由此成为今年首家“摘U”的科创板企业。从目前披露的业绩快报情况来看,科创板至少还有8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预计2022年度实现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正值,符合“摘U”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