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玉龙表示,在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方面,一是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和先进基础工艺。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一批基础产品,有力地支撑工业体系的不断创新升级。二是创建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依托龙头企业、转制科研院所,长期稳定地支持开展共性技术研究、产品创新以及推广应用。三是发挥产业政策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带动市场社会资本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更加有力地支持产业基础再造工作,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在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方面,主要是聚焦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应该说,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田玉龙说,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产品的需求,加快重大技术装备体系化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特别是在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电力能源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和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努力突破一批带有创新性、标志性的装备。
关于中小企业工作,金壮龙透露,工信部将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力争今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万家。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上市。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金壮龙介绍,目前,全国已经培育了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在资本市场,2022年全年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了59%,累计已经有13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这些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充分体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