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注册制牵引 资本市场改革“新”意浓
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2月17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施行;2月20日,沪深交易所开始接收主板在审企业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在业内人士看来,资本市场已站在迈向成熟市场的新起点,统筹推进一揽子关键制度创新,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枢纽功能,开启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新篇章。
改革激发活力 并购重组有望质效双升
截至2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发布或更新重大重组事件公告。市场人士认为,全面注册制环境下,一系列事关并购重组的规则制度迎来优化调整,包括明确重组审核和注册流程,完善重组认定标准和定价机制,强化重组的事中事后监管等,必将增强各类并购交易的专业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审核效率,提升并购重组质量。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中国“智造”春潮涌动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支持下不断探索前进,茁壮成长。作为我国六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在引入国际先进研发基地与产品中心的同时,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快速实现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
央地加码引外资 全年稳量提质可期
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码招商引资,鼓励外商企业到华投资兴业。专家认为,在政策叠加效应下,全年吸收外资有望保持良好态势,实现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产业基金新风向:政策松绑吸引民间资本
近日,浙江省绍兴市财政局发布《关于印发绍兴市产业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对产业基金投资外地项目松绑。记者梳理发现,上述文件中,原先“择优投向本市项目,不得投资于市外项目”的表述已被删除。这意味着,今后,绍兴市产业基金的子基金管理人能够不受地域限制,自由选择优质项目,这将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基金。
多地密集召开推介会 以优质项目促投资
继2023年首批重大项目开工之后,陕西、四川、天津、郑州等地近期密集召开推介会,向广大企业家和各界投资人介绍当地营商环境,推动更多高质量项目成为高质量增长的动力。
中国版“巴III”浮出水面 银行差异化监管落地
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2月18日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个办法旨在落实《巴塞尔协议III》要求,也就是中国版“巴III”。相较现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构建了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使资本监管与银行资产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相匹配,降低中小银行合规成本;同时,全面修订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提升资本计量的风险敏感性;提高信息披露标准,增强市场的外部约束。
新三板挂牌门槛并未大幅提高
全国股转公司日前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挂牌规则》及其他注册制相关配套规则,新三板注册制正式落地实施。有市场主体表示,本次“1+5”的财务标准似乎要求更高了,但是从实质上看,体现的是更加多元化、更具包容性,体现新三板、北交所一体发展。
北交所今起实施做市交易
北交所做市交易今起实施,13家券商参与,涉及做市标的股票36只。这是北交所和新三板深化改革组合政策中的关键一环。记者了解到,为促进做市制度持续发挥积极效应,北交所将在业务上线后,积极推动北交所做市商资质扩容,适时完善包括借券做市在内的配套业务制度。
第八批国家集采正式启动 多个抗感染药品种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