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辅仁发布的业绩预报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约为22.5亿元到2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将亏损约为19.7亿元到23.7亿元。*ST辅仁提示称,公司预计2022年期末净资产为-14.8亿元至-18.8亿元,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将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受到关注的还有“科创板退市第一股”*ST紫晶。*ST紫晶1月31日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因违规担保、对以前年度财务报表追溯调整、2021年度大额销售退回、前期保留意见事项影响本期尚未消除、无法评估或有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已自2022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目前尚未完全解决前述事项。若公司出现2022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情形的,公司股票将在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后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
近年来,沪深交易所持续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日前,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了2022年上市公司纪律处分工作情况。
针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上交所全年共发出纪律处分决定186份,同比增长21%,发出书面警示决定189份,同比增长17%,发出口头警示322次;涉及上市公司224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103人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898人、一般股东81人次。
深交所全年共针对各类违规主体作出纪律处分决定书265份,同比增长约17%。处分证券发行人143家次、其他责任人员908人次,同比增长约7%。清晰传递“零容忍”理念,切实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和良好市场生态。
财务造假等恶性违规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市场的“毒瘤”,必须出重拳、用重典。上交所对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恶性违规,做到每案必究、每罚必严。对财务造假、占用担保未及时整改的,予以公开谴责,情节特别严重的,对主要责任人采取公开认定。深交所始终保持追责高压态势,全年共处理ST柏龙、宁波东力、科融环境等财务造假案件18单,同比增长80%。对涉案的77名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17名主要责任人予以公开认定,打击力度和震慑效应持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