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自从我国将种业确立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后,种业就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23年,甚至整个‘十四五’期间,行业整合有望持续推进。种业头部企业将继续做好领头羊,服务意识、品牌影响力将越来越大。而小的种业企业,能够竞争并生存下来的都是有科技含量的企业。最终‘小散乱’的行业现象将逐步变成‘小而精’和‘大而强’。”近日,荃银高科表示。
多位种业专家及行业人士认为,2023年,在种业振兴政策和行业周期景气度的加持下,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的有序推进,种业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科研和资金实力,通过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张,有望进一步做大做强。
2023年是我国种业振兴行动正式开展的第三年。
张从合认为,我国种业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一些有科研实力的大型种业公司也已脱颖而出。现在,我国小麦、水稻种子在国际上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玉米也在向国际水平高速追赶。
不过,部分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因为种业市场化进程时间尚短,我国种企普遍规模不大,品种市场份额亟待提升。未来应该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集中人才、技术、研发资源,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推动种业综合创新效率不断提升、附加值不断提高。
“2023年,甚至整个‘十四五’期间,种业行业整合都将持续推进。最终,行业将从‘小散乱’逐步变成‘小而精’和‘大而强’。”张从合表示。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种业龙头纷纷通过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张做大做强。
例如,大北农收购云南大天51%的股权,强化作物种子产业竞争力;收购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50.99%的股权,布局高端丝苗米和大蔬菜种子。农发种业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富民种子集团在五大连池共同设立控股子公司,以此进入大豆种子市场,并与公司现有玉米种业协同发展,加快公司在黑龙江省的战略布局,拓展东北市场业务。
此外,种企加速证券化进程也为种业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年12月,主营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子的秋乐种业和以蔬菜种业及特色农药为主营业务的绿亨科技先后登陆北交所。与此同时,先正达、康农种业等种企也在加速谋划IPO.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种企亮相资本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种业龙头正在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国际化布局,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国际化是未来我国种业头部企业的发展趋势。”张从合表示,“近年来,荃银高科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大出口业务发展空间。公司的进出口业务连续多年排名行业前列。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公司在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投资公司。”
近年来,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资深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转基因商业化政策层面上已无障碍,生物育种产业应用正有序推进。
2022年6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及《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我国转基因商业化的落地进程加速。据悉,农业农村部近期已召开转基因审定会议,审定品种数量在20个左右,转基因玉米预计可在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种植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