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开市以来,一批批硬科技企业通过科创板走向资本市场,无论是从区域辐射范围、行业覆盖范围,还是产业链完整度,科创板正走进新的阶段。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改变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月28日,随着萤石网络、清越科技登陆科创板,科创板公司数量正式迈过 500家门槛。科创板开市之初,第一批上市公司仅25家,2019年底增至70家,到了2020年底突破200家,2021年底跨过370家,最新数量已经达到500家,历时三年五个月。
数据统计,自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日)以来,A股新上市公司总数超过1500家,其中科创板公司数量占比近三成,超过沪深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成为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市场。
开市以来,科创板首发募资金额累计7594亿元,占同期A股IPO总募资额的四成以上,同样超过沪深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的募资额。在此期间,共有16家公司首发募资金额超百亿元,其中科创板公司占6家。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首发募资额532亿元,排名第一位,同时也是A股历史上首发募资额最高的科技公司。
不少高端制造、新能源、新基建领域的龙头公司通过科创板相继亮相A股。医学影像设备龙头联影医疗今年8月份登陆科创板,首发募资额近110亿元,成为今年首发募资额最高的科技公司。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今年1月份登陆科创板,首发募资金额100亿元,一举打破江西省IPO募资金额纪录。同样还有大全能源,该公司是我国高纯多晶硅龙头,首发募资64.47亿元,打破新疆地区IPO募资金额纪录。
开市以来,科创板市值规模也在不断壮大。2019年底,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不足万亿元。截至最新,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合计5.85万亿元。从市值分布来看,近七成公司A股市值不足百亿元,其中市值处于50亿元以下的占比最高,达到43%。
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聚集地,科创板涌现出一批细分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为产业链填空白、补短板、锻长板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我国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经过三年多的成长,科创板无论是从区域辐射范围、行业覆盖范围,还是产业链完整度,都开始走向成熟,更涌现出多家具备世界级原创新技术的优秀企业。
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按申万一级划分,共有10家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跻身各自行业前十。排名最靠前的是金山办公、华熙生物,两者市值分别排名计算机、美容护理第二位;其次是联影医疗、海光信息、时代电气,分别排在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行业第六位。
分地区看,来自经济发达省份的科创板公司数量明显占优。数据宝统计,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等五地科创板公司数量均有40家以上,其中江苏、上海、广东三地公司数量合计占比达到半数。上海、江苏两地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均超过万亿元,加上广东,三地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接近3万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的五成以上。
数据统计,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公司数量占比接近90%,这四大产业科创板A股市值合计4.9万亿元,占比超过八成。其中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的公司数量均超百家,且A股市值合计均超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