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费支持政策扩围加力 增强企业发展动能
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11月1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截至11月10日,今年以来全国税务系统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合计达23097亿元。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积极作用不断显现,助力经济回稳向上,增强企业发展动能。
个人养老金落地提速 基金公司提供全方位保障
11月16日,记者获悉,继11月11日二十多家基金公司公告对旗下养老目标基金增设Y类基金份额后,更多增设Y类份额的养老目标基金将陆续面市。此次增设Y类份额的养老目标基金范围更广,包含多只符合个人养老金可投资基金产品条件的养老目标基金。
新一轮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民间投资发力重点领域
近期,央地密集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从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投资领域、强化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策重点鼓励民间投资发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基建等领域,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举措在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助力稳增长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民间投资调结构、提效能。
债市调整引发“链式”反应 一级市场发行频频取消
11月16日,债券市场低迷情绪延续。不少公募基金抛售债券,一些银行理财产品被赎回。截至当日收盘,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收报2.83%,再创7月8日以来的新高。大幅下跌的背后,是交易逻辑的变化。市场人士分析称,随着稳经济措施密集出台,市场交易的主线逐渐转向关注基本面。
易主案例频现 产业资本“揽A”热潮涌动
据统计,11月以来,已有碳元科技、中达安、中来股份等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控股股东拟通过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定增等“组合拳”出让控制权方案。与以往不同,上市公司实控人当下更为看重合作对手的产业协同性,以期通过交出控制权的方式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
水利部:确保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万亿元以上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表示,1-10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006亿元,同比增长53%;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211亿元,同比增长63.3%。下一步,水利部将继续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万亿元以上。
外资看好中国资产 改革催生更多机遇
外资机构正用“真金白银”对人民币资产投出“信任票”。近期,北向资金连续多日大幅净流入。其中,14日净流入166.02亿元,创今年以来单日净流入新高。高盛、摩根大通、富达国际等外资机构纷纷表示,配置中国资产越来越重要,看好A股投资价值,建议增配中国资产。
IPO过会率趋稳 监管层关注毛利率等问题
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来,A股过会企业达到436家,过会率为86.65%,较2021年同期的89.75%有所下降。从企业被否原因来看,毛利率、内部控制、业绩真实性、经营可持续性、行业与板块定位等相关问题是企业闯关资本市场普遍遭遇的“拦路虎”。
公募提前布局明年“开门红”产品 科技和能源成主方向
从记者的跟踪观察来看,公募为筹备2023年“开门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顺应回暖的赛道行情布局新能源、医药、半导体等主题产品;其次,通过提前筹备年度策略会等形式进行互相配合;最后,从年度策略展望来看,公募同样将2023年的投资重点聚焦到了新能源、半导体等方向上来。
国际航线热度升温 民航客运或迎业绩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