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下游行业经营业绩承压。中游行业受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及下游需求放缓两端挤压,经营压力明显增加,代表行业如钢铁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61%,且二季度降幅较一季度进一步增大,化工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5%,但相较去年增速大幅放缓。下游行业中,部分基本必选消费行业业绩仍保持稳定增速,如食品、农副产品、饮料行业分别实现利润增幅19%、152%、20%,医药制造行业受上年高基数影响,增速出现放缓,但仍保持3%的利润增幅;部分可选消费行业受局部疫情冲击较大,汽车、房地产、文体娱乐行业利润分别下滑30%、34%、17%,住宿餐饮业出现亏损。
在稳投资政策持续加码下,沪市主板公司投资支出维持稳定增长。2022年上半年,沪市主板公司长期资产购建支出合计1.26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制造业长期资产购建支出合计3602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3%。水泥、玻璃玻纤、装修装饰等基建相关产业增势明显,同比增长130%、103%、76%;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风电设备、光伏设备投资同比扩大79%、72%、56%;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医药制造同比增长38%、18%和16%。
同时,得益于我国广阔工业腹地和产业链供应链加快修复,上半年出口型企业业绩保持较快增长。沪市主板110余家出口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6%,其中化工、医药相关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84%、30%;生产资料相关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相关企业亦表现不俗,净利润同比增长15%、24%。更宏观的港口数据显示,上港集团、宁波港、青岛港三大港口公司合计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约5699万标箱,同比增长10%,为出口维持韧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我国新动能产业加速成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沪市主板以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电网设备、航天航空装备、半导体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上半年收入增速达31%,净利润增速达51%,分别高于实体产业整体增速20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超半数公司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整体经营业绩表现优异。
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业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2年上半年,沪市主板实体公司合计研发支出约2851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光伏设备研发支出增幅达47%,半导体行业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超7%,显著优于实体产业整体。伴随着研发端持续深耕,新的技术成果持续涌现,例如隆基绿能在M6全尺寸单晶硅片上持续提升能效,多次刷新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明阳智能研发的全球最大的抗台风半直驱海上机组于报告期内正式下线,在抵御超强台风的同时捕风效率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