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吴证券指出,公司产能持续扩张,2022年预计扩产45GW、22GW、20GW硅片、电池、组件,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达150GW、60GW、85GW,产能规模保持行业首位。新技术快速落地,9月后,泰州4GW技改HPBC及西咸15GW将陆续投产,新技术全年出货2GW,HPBC针对分布式市场享受有3—4美分/W的溢价,后续针对地面电站将进一步推出新型技术产品,N型时代加速放量。
除了隆基绿能,多家公司均在加码光伏赛道。如京运通8月11日公告,拟将原募投项目乌海10GW高效单晶硅棒项目变更为新项目乐山22GW高效单晶硅棒、切片项目,新项目总投资53.64亿元,预计2023年12月投产。公司表示,新项目与原项目相比,规模有所提升,并配套切片产能规划,不仅顺应光伏行业持续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也与公司继续扩展新材料主营业务的战略发展方向相契合。
双良节能近日发布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募资约34.88亿元,用于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40GW单晶硅一期项目(20GW)及补充流动资金。
天合光能6月18日公告,公司拟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
上机数控6月23日公告,公司拟由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在包头投资建设年产40GW单晶硅拉晶及相关配套生产项目,项目拟总投资约148亿元。项目分为二期实施,一期建设20GW单晶硅产能,二期建设20GW单晶硅产能。
对于硅片行业,国盛证券表示,当前硅片行业虽迎来较大规模扩产,但受到上游原材料(多晶硅、高纯石英砂)供应的限制,硅片产出有限,同时考虑到在下游需求持续超预期的背景下,总产能中的高效大尺寸炉台产能相对紧张,多重因素叠加之下,硅片产业链地位仍然强势,且未来或将出现结构性分化,实现原料保供+大尺寸产能占比高的企业,预期未来将实现较高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