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深交易所:进一步探索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创新
深圳证券交易所近日牵头召开“交易所市场信用保护工具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会议就组合型信用保护工具及中国结算适当放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入库标准等政策进行宣讲解读,并倾听市场意见、动员各方积极参与。沪深交易所下一步将基于市场诉求进一步探索研究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创新,持续增强信用保护工具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落地
为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的问题,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已将基础设施基金投放至多地重大项目。各地亦积极梳理上报项目清单,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
10.4% 前7月外贸实现较快增长
海关总署8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其中,7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6.6%,保持了5月以来外贸增速持续回升的态势,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
7月末外汇储备较上月末增加328亿美元 外汇市场运行稳定 供求基本均衡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升幅为1.07%。据统计,这是2021年1月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最多的一个月。业内专家表示,7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是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多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
保障性租赁住房频获政策支持。近日,广东省住建厅发文指出,2022年计划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约29.51万套。北京也于日前出台政策称,2022年北京将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立保障房房源长效筹集机制。
我国7月出口增速加快 贸易顺差大增
海关总署8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出口2.25万亿元,增长23.9%;进口1.56万亿元,增长7.4%;贸易顺差6826.9亿元,扩大90.9%。
PPP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持续发力扩大有效投资
PPP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市场规模稳中有增。《证券日报》注意到,近段时间,多地密集开工一批PPP重大项目。PPP作为强基建的重要方式将持续发力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稳定经济。
中国外贸复苏态势明显 7月外储规模小幅回升
8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截至2022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升幅为1.07%。专家分析认为,7月主要国家债券价格上升,加之全球股市低位反弹,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实现了小幅回升。
多地发力稳工业扩内需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记者采访获悉,进入三季度以来,各地紧抓关键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等方面持续发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