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2000年以来历次市场底的筑就过程,市场底大致分为U型、深V型、浅V型、W型。结合宏观经济周期、股市牛熊周期来看,当前市场已经处在底部区域。但受疫情干扰,这次基本面回暖并不顺畅,与2020年相比,这次基本面回升恐难深V,更像浅V.
股市底部已现,政策和疫情的积极变化助力市场继续修复。5月31日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财政政策要求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额度在6月底前发行完毕,在8月底前使用完毕。货币政策要求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国内疫情防控情况也有积极进展。
配置方面,4月底开始的第一波修复进行中,新基建仍占优,如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稳增长背景下,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新基建是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平衡点,是当前政策明显发力的方向。拉长时间线看,第三季度后半段可重视消费。
进入6月,A股将会延续此前的上行趋势,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即便发生了调整,也只是上行周期中正常调整。
在疫情缓解后,经济环比持续复苏是大概率事件。部分受益板块已经在5月大幅反弹,剩下尚未反弹的板块,同时满足受益于施工加速、地产销量边际改善、居民消费边际改善,以及半年报还要有高增速的条件,就值得关注。
展望后市,重点推荐新开工和施工提速受益板块,如工业金属、化工、煤炭、石油化工等传统基建,以及光伏、风电、储能、锂矿等新基建。另外,随着消费活动的恢复,建议关注各地方推出的消费券活动从量变到质变以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带来的食品、日用品、家居、消费建材等方向。
5月至年底,A股有望呈现三阶段拾级而上行情。其中,5月至8月处于行情第一阶段。
无论从时间预判还是空间预判来看,6月A股均有望继续修复。但是,由于影响短期行情的三个变量都是在5月初就已出现拐点,6月A股修复弹性或低于5月。一是全面复工之下,国内经济的环比修复弹性增加。二是各地稳经济一揽子措施落地。三是中美利差减压之下,北向资金回流。
配置上,继续推荐当期财报变化、需求确定性高、通胀价差结构指向的中游制造,包括机械、电子、汽车、电新、军工汽车及部分电子。此外,近期各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受益行业较广泛,建议关注需求侧有政策刺激、供给侧有边际变化叠加的细分板块,单独的需求侧政策刺激逻辑或较难形成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