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A股市场反复震荡,部分资金加速入场,并呈现“越跌越买,逆市抄底”态势。数据显示,百亿以上ETF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其中MSCI中国A50ETF(560050)交投活跃,近3日连续净流入资金累计7.2亿元。
市场反复震荡之际,为何资金如此青睐MSCI中国A50ETF?基于资金流向来分析,当前大幅的资金流入显示出投资者正在逐渐开始布局,也表明投资者看好后市机会。从宏观环境及政策面视角来看,近期也有诸多积极变化,其中稳增长基调明确,也提振了市场信心。结合当前震荡筑底行情,综合性覆盖市场的MSCI中国A50ETF因其具备较好的均衡性,且能对市场保持较好的复制和跟踪,是把握市场整体机会的良好工具。
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近期多部门相继释放“稳增长”信号,为市场注入信心。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经济稳增长基调,强调“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4月6日的国常会提及“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4月13日的国常会进一步明确部署促消费、稳外贸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释放降准信号。
4月15日,央行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金融成本稳中有降。
而对于政策未来走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稳增长”可能仍是主线。
2021年年底以来,市场连续经历多次冲击,包括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国内疫情扩散风险抬升、经济数据表现不及预期等,形成轮番下跌的态势。A股主要宽基指数自2021年12月中旬的高点以来,普遍回调15%甚至更多。不同行业主题之间也呈现出观点众多、方向不明、切换迅速的特征。
经过前期的持续下跌,权益市场的整体配置价值正在逐渐显现。综合代表市场的宽基指数估值水平经过近一个季度的回调,已经落入近五年30%分位数以下,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2019年以来,A股市场的结构性特征尤为显著,科技、新能源等成长类主题在产业景气度和自身成长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表现突出。而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短期承压背景下,A股估值出现了一定的收缩。虽然整体仍然呈现结构性行情特征,但此前风格较为突出的结构化投资方式,在当前可能难以复制。顺着稳增长主线,经济逐渐走出底部,部分资产或将迎来较大的估值修复机会。而优秀的宽基指数产品,因其较好的均衡性和可投资性,是当前把握市场整体性投资机会的良好工具。
以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为例,该指数覆盖互联互通范围内,各个行业自由流通市值较大的龙头企业,能够较好地代表市场的综合表现,且适度聚焦优质龙头个股,在当前市场方向不明、震荡低迷的阶段,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