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意外影响稳增长节奏,二季度政策加码的紧迫性明显上升,预计稳增长政策从全面铺开转向集中发力,市场多项悲观预期先于基本面提前见底,二季度开始经济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在减弱,建议把握二三季度中期修复的趋势性行情,坚定布局“两个低位”品种。首先,3月全国多地出现的疫情抵消了稳增长举措的效果,打破了原先的政策节奏,预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在二季度仍有延续,稳增长政策急需加码。其次,当下经济的主要问题更加突出,预计政策从全面铺开转向精准集中发力,待此轮疫情有效控制后,预计防控举措会进一步调整以降低未来对经济的冲击。最后,悲观的经济预期已经达到极致,二季度经济大概率呈现先抑后扬走势,投资者的仓位和持仓结构已充分调整,A股市场卖压明显释放,海外风险因素的担忧高峰已过,俄乌问题和中概监管问题都有积极进展。
配置上,建议坚守稳增长主线,关注地产产业链同时围绕“两个低位”继续布局,具体包括:1)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建议关注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物管和建材企业,现金流明显改善的通信运营商,新基建领域的智能电网及储能和受益“东数西算”的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具备新材料等新业务发力能力的精细化工企业。2)基本面预期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受成本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在商品价格见顶后的配置机会,如智能汽车及零部件、光伏风电设备等,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航空、酒店和百货商超。此外,近期可重点关注一季报有望超预期品种,建议聚焦在光伏、半导体、白酒、中药、建筑板块。
展望4月,一是预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基调维持、微调为主下,A股风险偏好有望维持。二是受市场情绪不佳、增量资金未现改善信号的影响下,市场主线切换预计仍将频繁,建议继续维持均衡配置并更精细化。
中长期视角,我们依旧看好成长风格第三阶段行情(主线+扩散)、稳增长(新老基建、地产、银行)以及消费复苏(医药、涨价主线、出行链条)这三大主线,但短期维度,在市场热点切换频繁下,我们建议配置应更偏精细化,具体地:1)稳增长链条短期性价比较高,可继续参与地产上下游、银行以及新老基建等行情。2)消费主线中,短期可继续参与医药、涨价主线(种植业/化肥)相关机会,在疫情拐点出现前出行链条(机场/酒店/餐饮等)以关注为主。3)对于成长风格,建议逢调整加仓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成长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