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外部焦虑因素全面明朗,非理性情绪宣泄结束;经济形势整体平稳,后续疫情精准管控举措对经济影响将逐渐减弱;海外加息落地及俄乌冲突渐趋明朗,负面冲击有所削弱;A股市场回归常态,把握价值成长的共振上涨行情。
首先,金稳委会议全面回应市场关切,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明确;中美领导人通话后俄乌冲突带来的非理性恐慌因素消除。其次,前两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仍然有韧性,地产领域政策仍需加力,疫情防控和诊疗指引不断优化,未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会逐步减弱。再次,美联储加息落地,市场对年内加息或缩表路径已有较明确预期,俄乌冲突演化日渐明朗,或正趋于达成协议。最后,金稳委会议后流动性压力明显缓解,市场整体处于估值偏低区间。整体而言,在内外部焦虑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短暂极端情绪的脉冲式宣泄结束后,A股市场将回归基本面逻辑驱动的常态,建议继续坚守稳增长主线并围绕“两个低位”均衡布局。
宏观经济和股市涨跌周期对比,今年是类似12年的震荡市,当然高低点的细节不同。年初下跌的三大利空因素已在微变,稳增长推进望驱动填坑行情。顺着稳增长主线,成长进攻,如光伏风电、数据中心云计算,关注价值领域的金融地产。
金稳会稳预期树信心,市场急剧下杀后将重回震荡整理。未来市场仍需要看到稳增长实质落地,趋势性机会还需要等待。金稳会之后,A股市场短期有望延续反弹趋势,但是,股票的选择应侧重于低风险特征的股票,盈利确定性、红利策略、高股息策略与低估值策略是当下投资者获取收益的优势策略。从近期的市场结构来看,我们亦可以观察到低风险特征结构的优势。2月份以来,红利指数与高股息策略指数累计收益分别为3.80%和3.14%,超额收益优势明显。
围绕低风险特征,寻找低估值与盈利改善的交集。投资上重点应该聚焦于低风险特征股票,关注低估值与盈利改善的交集,行业选择的重点在于消费与周期板块。具体而言,方向有三:1)to G端或公共投资方向:光伏、风电、电力运营、电网、建筑等;2)顺通胀方向:煤炭、化工资源品;3)困境反转与盈利确定性:生猪、白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