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2018年、2019年的低谷,历经2020年、2021年的复苏,2022年的定增市场暖意融融,迎来“开门红”。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今年以来已有37家A股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定增计划(包括配套融资),预计总体募集资金逾530亿元。
从增发主体来看,新经济、新产业公司掀起此轮定增潮的“主浪”,光伏、汽车等新兴领域频现大手笔方案;从募投项目来看,扩产、补流、并购构成三大“流向”,上市公司或借力资本乘势而上,或立足产业合纵连横;从发行价格来看,以市价八折为主的定价模式,对于引入长期资本具备一定的吸引力,部分锁价定增获得大股东或关联方热情“捧场”。
“支持科创是政策方向,追捧科创则是市场导向,应该说利用再融资提升公司科创实力是当前A股的大势所趋。”有资深投行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随着再融资新规发布将满两周年,可以看到,资本“通渠”正不断为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引来资金“活水”。灵活宽松的政策环境、高速成长的企业需求、产业协同的整合逻辑与长期资本的青睐有加,共同形成资本市场良性循环的新生态。
一边大举扩产,一边大笔融资,2022年的定增市场上,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迈开资本、实业“两条腿”,阔步向前。
拟募资110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高纯硅基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开年即抛出百亿元再融资计划的大全能源,成为今年目前为止的“定增王”。
据披露,本次高纯硅基材料项目将由大全能源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在内蒙古包头建设实施,以更好地服务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双良股份等在内蒙古及周边布局产能的下游客户。项目建成后,大全能源将在新疆石河子和内蒙古包头分别运营10.5万吨和10万吨多晶硅产能。
纵观大全能源的战略版图,此番百亿定增只是其加速扩产的配套动作。1月4日晚间,公司宣布,拟向内蒙古大全增资99.99亿元,用于包头市一期项目“1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1000吨/年半导体多晶硅”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再算上去年12月公司抛出的330亿元硅料扩产计划,大全能源近2个月来的投资金额已超460亿元,可谓勇猛“下注”。
紧随其后,光伏产业链上的另一组件龙头东方日升也于今年1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0亿元,用于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全球高效光伏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光伏“技术进步”的发展主题下,“尝鲜”异质结电池的东方日升在下一代技术路线的铺设上抢得先机。目前,公司单晶电池片转换效率已突破23.36%,Topcon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5%,异质结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5.2%。
如何保有“先发优势”?持续投入是关键。东方日升表示,此次新建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线将推动下一代技术的生产成本降低及良品率提升,提升研发与应用实力。
与此同时,公司另一募投项目全球高效光伏研发中心将引入先进研发设备和优秀技术人员,对前瞻性课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和开发,形成更多技术储备以应对和引领行业变化,掌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日升此次定增将采用竞价方式,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对此,公司实控人林海峰率先出手,拟认购总发行数量的5%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