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段国圣表示,当下险资权益资产配置中出现的诸多新特征,包括供给端产业结构变化,传统产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资本市场结构向新经济倾斜等。
这些新特征增加了权益投资的难度。段国圣表示,很多新兴成长行业处于渗透率提升的早期,成长空间巨大但缺乏估值体系的历史参照。
面对权益市场出现的诸多新情况,2022年险资该如何配置资产?
就配置策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在“2021年四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上表示,展望明年,保险资金大类资产配置,一要顺应趋势,包括产业趋势、人口趋势和消费趋势等;二要注重成长性,比如新经济、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既符合国家长远发展战略,也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三要着眼于长期性,不仅要关注资产的长期性,还要关注交易对手和自身团队的持续稳定。
段国圣则认为,对于新兴成长行业的投资,一方面,要加强二级市场产业链的研究,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交叉验证,更加准确地把握产业趋势和上中下游供需格局的边际变化;另一方面,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横跨一二级市场,可通过一二级市场的投研互动,在行业或公司发展初期进行跟踪研究布局,不断深化对新兴产业的理解和认识,建立认知护城河。
赵鹰表示,在整个二级市场出现重大变化、新股定价及二级市场股票长期收益率可能收窄的大环境下,未来可能需要将一二级市场作为完整的生态圈来进行资产配置。
就具体投资领域而言,某中型险企资管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明年依然看好新能源、芯片、生物等新兴行业,未来公司将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投研力度,并择机适当加仓。
不过,对于投资风险,段国圣也提醒投资者,“新兴产业在一二级市场都享有高估值溢价,如果因为太贵而不去投资,有可能失去重要机会。但同时,投资新兴产业也面临很大挑战。一是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并不一定构成护城河,其技术更新迭代较快,行业发展早期难以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二是新兴产业的高估值隐含了高成长的预期和假设,一旦这些假设被证伪,有可能面临戴维斯双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