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如此,钱睿南补充道,工业节能、电网升级、循环利用、生物基材料、碳捕捉技术、碳交易服务等相关产业也在逐步成长,未来空间同样广阔。而部分周期品行业比如化工,在“碳中和”以及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供给受到约束,行业内不少企业的盈利能力中枢可能会有系统性的抬升。总体看,“双碳”领域所涉及的行业宽度和广度都在打开,投资机会丰富,需重点关注技术迭代和变化较快的领域。
从竞争优势和产业政策导向来看,钱睿南同样看好先进制造业。在他看来,国家鼓励和支持创新,凭借人才、成本控制和产业链协同等优势,以及不断跃进的创新能力,中国优秀制造企业将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这一领域机会多元,除了新能源和半导体等热门赛道之外,我们还重点跟踪研究自动化、智能化,以及其他一些重要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相信未来它们中会成长出一大批在特定市场具备独特竞争力的特色企业。”钱睿南说,除此之外,一些相对传统领域的制造企业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一样能够成长为行业龙头或者隐形冠军。
对于一些传统优质赛道的机会,钱睿南同样予以了关注。比如医药产业,他认为,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医药依然是直接受益的产业。这个板块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小,拥有较为明确的长期增长空间。经过前期的调整,板块估值有所回落,集采等压制板块估值的政策影响也被逐渐消化,新的机会正在涌现。
“近期我们聚焦的领域集中在偏制造业属性、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原料药和CDMO企业,以及具备产业优势、技术进步明显且在医疗支出中占比依然偏低的医疗器械等细分行业。消费属性较强的医美和OTC产品也值得关注和跟踪。”他说。
另外,钱睿南认为,大消费领域特别是新兴消费中的投资机会,也依然不可忽视。他坦言,尽管消费行业总体增速在放缓,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年轻人思潮变化加快,已经看到新的消费场景、模式和产品的持续涌现,比如创新的智能家电产品、适合快生活节奏的方便食品等。同时网络直播的出现创新了商业传播方式和营销模式,也在不停重塑商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