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年底,在1元退市的刚性指标之下,沪深两市众多股价在低位长期徘徊的公司面临经营和市值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经营长期无法改善,消耗了投资者信心,很多投资者只能选择“用脚投票”,导致这些公司的股价长期在2元以下徘徊;另一方面,低股价、低市值又进一步拉低了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关注度,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沪深两市共有44家公司股价跌进1元阵营。多位投资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乌鸡变凤凰”的事也有,但想抓住机会并非易事。低价股不等于便宜股,中小投资者首先还是要控制风险。
数据显示,在目前沪深两市的44家1元股中,有过半公司是ST一族,其中有多家公司曾被监管部门点名或处罚。
11月27日,*ST济堂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在此之前的10月24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自10月25日开始,*ST济堂股价持续跌停,最新股价报收1.14元/股,为两市最低。
与之类似的还有*ST新亿。同样是在11月27日,*ST新亿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处罚。10月18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可能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截至目前,公司股价报收1.42元/股。
在与记者交流过程中,多位投资人提及,很多低价股曾因造假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投资价值大打折扣。这类公司的基本面、经营状况通常都欠佳,通过借壳、并购等方式改善经营现状的机会渺茫。投资者在投资这类公司时,还是应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