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10月27日,草甘膦均价达到8.03万元/吨,创下年内新高。从年初的不到2.8万元/吨,到最新的逾8万元/吨,草甘膦价格今年以来涨幅已达230%,相关上市公司由此纷纷交出亮丽的三季报。
黄磷、液氨、甘氨酸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导致草甘膦价格持续上行的主要原因。9月份,云南省发布《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强黄磷行业生产管控,确保2021年9-12月黄磷生产线月均产量不得超过8月份产量的10%。
9月以来黄磷价格快速上涨,9月1日报价为2.83万元/吨,9月17日最高曾上涨至6.51万元/吨,随后开始逐步回落,10月20日下探至3.71万元/吨,之后价格再出现回升,10月27日黄磷报价为4.21万元/吨。
原料高位运行,加上“能耗双控”影响不确定性,使得一些草甘膦厂家干脆“不报价也不接单”。据了解,随着浙江、江苏、安徽、宁夏等一些省份开始执行能耗双控,在供电不足和环保的压力下,这些地区的草甘膦生产厂家,只能在10月份降低草甘膦的产能,预计会下降超30%以上。
全球70%的草甘膦是由国内厂家生产,国际市场上的涨价预示着供应量出现了问题,也会导致国内草甘膦出口量增多。据一家从事草甘膦原药生产上市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今年行业几乎没有新增产能。在成本推动、海外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业内人士预计后期国内草甘膦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数据统计,A股草甘膦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超44%,大幅跑赢同期沪指。从业绩数据来看,按照三季报、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草甘膦概念股整体表现不俗。和邦生物第三季度净利超过过去3年净利润总和,新安股份、江山股份、ST辉丰、兴发集团、广信股份等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数倍增幅。
和邦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超20亿元,受益于草甘膦等产品涨价,第三季度盈利达到近11亿元,目前公司拥有15万吨/年双甘膦、5万吨/年草甘膦的产能。
新安股份现有草甘膦产能8万吨/年,公司三季报净利润超16亿元,同比增长713%,公司表示包括草甘膦、有机硅、工业硅等在内的主要产品价格均持续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品价格及销量上涨明显。
广信股份主要产品包括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敌草隆、草甘膦为代表的杀菌剂、除草剂,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37%。公司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主要农药原药价格同比涨幅达到75.47%。
从机构预测数据来看,有12只概念股机构给出今年业绩预测,其中有5股预测今年净利润翻番,包括和邦生物、兴发集团、新安股份、江山股份和安道麦A。此外,草甘膦概念股最新估值普遍较低,15只概念股滚动市盈率不足30倍,占概念股总数超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