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一家头部量化私募称,现在越来越多的量化团队通过分析研究报告、公司基本面数据来获取收益,而完全依赖日内价量的纯T+0团队逐步退出了头部量化团队的竞争。
张辉表示,策略规模和预期收益通常成反比,管理人出于保收益的考虑,需要控制规模。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机构采取饥饿营销策略,实际产品仍在代销。“量化和主观本质上都是一种选股逻辑,只要不过多依赖短期交易信号,容量不应有太大差别。但在高换手情况下容量必定会受限,因此降频是必然结果,但降频也会带来超额波动的加大,投资者需要形成合理的收益预期。”
尹田园认为,为了容纳更大的规模,转向低频是必经之路。低频不一定收益就低,跟高频比主要是超额的稳定性会下降。为了维持客户较高的收益预期,管理人通常采用多策略组合的方式来应对。
付饶认为,如果量化管理人规模过大,容易导致策略无法以较高的效率运行。低频的量化容量会比高频的更大一些,但也会具有容量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