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集团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参加了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的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工作。西南药业药品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该药品此前无市场销售,若公司后续签订购销合同并实施后,将有利于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公司品牌影响力,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司太立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司太立产品碘海醇注射液和碘克沙醇注射液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2020年,上海司太立碘海醇注射液两个规格共实现销售收入51.81万元,占上海司太立2020年度营业收入的4.23%(该数据已经审计),碘克沙醇注射液未形成销售。
普利制药公告,公司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注射用阿奇霉素参加了本次集中采购并拟中选。
开源证券认为,在医保控费的大趋势下,不论是药品还是器械领域,带量采购已经常态化,后续对市场的冲击有望逐渐减弱。临床用药量大、医保占用金额高的仿制药品种将不再是药企长期稳定的利润增长点,布局壁垒高、疗效更优的创新药才是药企真正的出路。
天风证券认为,化学药国家集采自4+7试点以来,已逐渐制度化、常态化,对二级市场而言已从外部冲击演变为内生假设,预计对于整体行业影响较小。
国联证券认为,国家级药品集中采购已经开展了5次。此前4次的药品集采价格平均降幅均在50%左右,且现阶段的集采频率为1年2次。集采对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者的冲击相比以前减弱;在药品领域,免疫集采降价的子板块仍然更有投资价值。创新药属于新药序列,不会进入集采;麻醉药品现阶段也不参与集采。
东莞证券认为,集采后相关品种的竞争格局将被重塑。由于集采趋于常态化,对市场的冲击边际减弱。涉及到大品种、市场份额占比大的公司受冲击较大。从政策导向上看,集采倒逼药企进行创新转型,关注研发能力强、研发管线丰富的创新药龙头及创新药产业链CXO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