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概念股悲喜录:吹尽狂沙 谁是真金
在股票行情软件中搜索碳中和概念股,50多家上市公司跃入眼帘。最近两个多月,碳中和概念迅速蹿红,多家上市公司股价演绎了一出出大涨大跌的悲喜剧。
调控更重精准施策 固本培元稳预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专家认为,当前经济恢复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不均衡、不稳固的挑战,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并将更加重视结构化、精准性。在房地产调控方面,会议明确提出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专家预计,多地将继续完善楼市调控政策,精准打击学区房炒作。
“五一”多项数据火爆 二季度消费稳中向好
“五一”期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火爆,全国旅游市场明显回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分析人士表示,旅游市场的回暖表明国内消费复苏正在加快。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刺激下,二季度消费将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从而为经济复苏提供强大支撑。
复苏趋势延续 消费成内需增长亮点
自今日起,包括外贸、投资和消费等在内的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市场普遍预期,尽管基数效应减弱,主要宏观指标同比增速或有所回落,但工业增加值、投资和消费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是消费复苏加快推进,有望成为二季度内需增长的亮点。
央行: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企稳非信贷收缩
央行近日发布最新政策研究显示,经初步测算,2021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6.8%,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分部门看,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60.3%,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为44.5%,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住户部门杠杆率为72.1%,比上年末低0.4个百分点。各部门杠杆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重点瞄准子公司 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打法生变
不久之前,新加坡星展银行依靠定增入股一举成为深圳农商行战略投资者;而稍前几天,花旗银行则宣布着手退出包括中国等在内13个全球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近十年来,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不断进行着进与退的权衡。
五一黄金周 “人从众”模式刷爆朋友圈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市场火爆,“人从众”模式复苏,刷爆朋友圈。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多重政策加力 消费复苏进入快车道
2.3亿人次出行,激发火热消费季;电影票房持续攀升,刷新“五一档”纪录;全国免税店消费人次总体上升近250%;酒店住宿等行业增长翻倍……“五一”假期,一个个“红火”数据相继出炉,彰显节假日巨大的消费潜力。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提振商品和服务消费,更多利好政策还将持续加码。
多地加速推进金融监管立法 地方金融监管释放更强防风险信号
近期,地方金融监管动作频频,进一步释放出强监管、防风险信号。北京、上海、江苏等多地出台地方金融条例,为地方金融组织及其活动套上“紧箍”。在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的同时,地方政府还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措施,对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密集开展全面“体检”。
3828家公司去年研发投入破万亿元 逾五成TOP50公司获北上资金“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