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尽责“加法” 提高保荐机构执业质量
当前,注册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报今起推出“注册制改革进行时”专栏,邀请业内专家多维度解析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投资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以进一步凝聚合力,助力注册制改革行稳致远。
沾“碳”就涨 次新股还能火多久
近期次新股行情异常活跃,不少投资者表示,想起了2018年的万兴科技。3月23日,在次新股板块中,南网能源一枝独秀,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超过9倍;而此前9天8个涨停板的顺博合金,收盘价差一分钱再度涨停。
13部门聚焦制造服务业 9大行动助推“中国创造”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昨日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QFII最新持仓曝光 24只个股成海外长线资金新宠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QFII的持股情况也随之曝光。据统计,截至3月23日,在已披露2020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48家被QFII持有,其中24家为QFII去年四季度“新宠”。
债市取消强制评级步伐加快 评级行业转向“市场驱动”
随着取消强制评级的步伐加快,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监管部门今年以来正陆续释放取消强制评级的政策信号。
李克强: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的境外代表。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负责人、国际知名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主要国际组织代表等参加。
13部门力挺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昨日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专家解读市场“有趣的现象” 研究A股应立足中国经济 逻辑判断莫忽略变量因素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公开表示,“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对美债收益率的关注超过LPR、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对境外通胀预期的关注超过国内CPI。”
106份一季度业绩预告发布 逾九成公司预喜
在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0年年度业绩之际,部分公司也同时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关注一季度业绩向好且具备持续性的公司,重点可以寻找低估值高增长细分领域龙头。
新修订条例发布 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时代来临
近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年1月4日公布,2014年2月第一次修订,本次公布的修订版本于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补短锻长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发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独立设篇,针对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亮出真招实招,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施工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