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似情况却不鲜见。统计显示,包括恩捷股份、乐普医疗、胜宏科技等个股在内,一众预增股的基金持股比例都曾在去年三季度开始缩减,但从股价表现来看,均在期间实现较大收益。
对此,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去年A股的投资是在流动性行情的背景下进行的,而三季度已出现明显的电子科技向光伏、新能源过渡信号,相比确定的趋势性投资机会,机构选择规避其他行业无可厚非,但至少从安全边际来说,被机构抛弃的绩优品种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有投资界人士告诉记者,接下来的“湖北概念股”很有可能成为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增长核心,亦可为前期布局的机构提供更多业绩上的支撑,据测算,多数“湖北概念股”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增长同比应在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