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站上风口 银行力推ESG投资
自2020年9月我国首次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后,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碳中和”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中和”也被频频提及。
1.77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已下达 前2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逾九成
财政部3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05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665亿元,同比增逾九成。
水泥上市公司2020年业绩整体稳定 压缩产量实现碳减排成行业共识
从披露的业绩看,多数公司业绩增长稳定,产销两旺。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进,水泥行业未来或将通过压缩产量达到减排效果,水泥行业有望优先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央地落实“双碳”目标路线图渐明
为加快碳市场建设,我国将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审查进度,做好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工作,争取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碳市场线上首单交易。
“抱团股”止跌回升 后续反弹能走多远?
周四,沪深两市在白马“抱团股”及题材股的共同推动下,延续了前两个交易日的反弹势头,最终上证指数收于3463.07点,上涨0.51%;深证成指收于13963.92点,上涨1.12%;创业板指收于2748.73点,上涨1.65%。
上交所修订主板股票上市退市审核细则
去年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上交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上交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等相关退市配套规则,取消了主板股票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
迷信线上“小白躺赚” 年轻投资者误成“韭零后”
年后的一波快速调整,让初入市的理财新人在面对行情波动时显得慌乱无措,也因此诞生了一个新的网络用语——韭零后,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购买基金后暴跌的一群人。
IPO趋严借壳风抬头?投行:提防监管套利及炒壳养壳
在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企业上市赛道是否会产生变化引发市场关注,“借壳”是否会重新升温?近期已有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实际控制权将要变更,其中有标的公司曾计划IPO。
上交所修订主板股票上市和终止上市审核实施细则
上交所表示,《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同时,按照“区别对待存量和增量公司、不溯及既往”原则,对于《实施细则》生效实施前暂停上市的公司恢复上市或终止上市的,仍适用修订前《实施细则》规定的恢复上市或终止上市相关审核程序。
校园贷“刹车” 已发放贷款原则上不进行展期
3月17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绩优银行股迎机构密集调研 资金流向映射投资逻辑变化
去年备受追捧“抱团股”起起伏伏,尚未走出修复性行情,而一度备受冷落的银行股、钢铁股今年却一直保持良好的走势,截至3月18日收盘,年内涨幅分别为12.40%、18.81%,在各行业板块中占据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