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下半年,光伏玻璃供货紧张的不得了,比如一平方米的3.2mm镀膜光伏玻璃从8月时的28元人民币涨到了现在的48元,可还是很难拿到货。”作为组合企业一方的江苏某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李维对记者称。
临近年底,光伏行业进入了需求爆发期,而与需求场景不同的是,中下游组件厂商正为近期光伏辅材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而发愁,其中光伏玻璃短缺幅度较大。
作为光伏产品的加工组合企业,李维的企业严重依赖上游原料产业链的配合。目前,光伏玻璃原材料价格却一路飞涨。“公司原计划今年年末将研发成功的新产品投向市场,可现在原材料供货紧张,新产品上线日期可能要再等等了。”
据全球光伏领域知名研究机构PV InfoLink于10月28日披露的最新报价显示,现货市场上3.2mm镀膜玻璃每平方米最高报价48元,均价41元,较上周上涨10.8%。2.0mm镀膜玻璃涨至每平方米35元,较上周上涨17.9%。而在8月5日,3.2mm镀膜玻璃报价26元。以此计算,短短三个月,3.2mm镀膜玻璃价格涨幅约七成。
李维介绍道,(上述)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的上游原材料,其强度、透光率等直接决定了光伏组件的寿命和发电效率,是晶硅光伏组件生产的必备材料。
为了能够控制生产成本,李维称曾考虑投资建厂,自己生产光伏玻璃。“前段时间,有头部同行找我商量,一起投资建设一条生产光伏玻璃的流水线,但考虑到生产超薄玻璃对技术要求很高,另外办厂还有环保和安全两条政策红线限制,就先搁置了。”
李维解释道,光伏压延玻璃产能投建周期长,包括节能评估、环保评估、土建工程、产线建设、产能爬坡等环节,从立项到满产需要很长时间。另外,生产玻璃的企业属于环境保护部门重点关注的排污单位,要想通过项目的竣工验收,还需获得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光伏玻璃需求量大,生产端跟不上,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现有的产能远不能支撑光伏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