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水泥从8月开始涨价,比往年提早了1个月时间,从8月一直涨到10月,但股价发生背道而驰的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估值方面。水泥是“早周期”行业,是最快能体会到经济脉搏的。10月19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三季度实际GDP当季同比增长4.9%(一致预期为5.2%),预期差的还来源于,二季度GDP增速3.2%高于市场预期的2.9%,也就是说,市场之前过于乐观。
再看细分项,1-9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0.2%,低于市场预期。权重行业看,主要是铁路/水利投资累计同比分别回落1.9、0.3个百分点导致的,而公路/公共设施投资边际小幅改善。
一方面因为今年疫情以及夏初汛情的影响复工复产速度;另外一方面棚改资金分流和地方投资动力有所不足,上半年山东水泥需求下跌了20%左右。虽然水泥价格一直在上涨,但以上因素引发了市场对未来需求不足的猜想,出现了市场短期对水泥板块预期下落杀估值的情况。
其次是时机方面。三季报披露窗口是机构调仓时间点,在涨幅较大且业绩不够明朗的情况下,部分机构主动权益基金有短暂调仓,保净值的动机。
水泥投资已经进入下半场,普涨很难,机会在区域龙头上,这里面有“分歧”才有预期差。A股适合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的“非理性”,短期因素能带来巨大的价格波动,这往往也是好公司给出好价格的时间点。笔者认为水泥股下行空间不大,接下来从周期、比价、增长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龙头水泥公司已经是弱周期。这是投资水泥12年来经历的第四轮周期,上一轮景气周期是2015年1季度至2018年三季度(历时3年半时间),再上一轮景气周期是2013年1季度到2014年3季度(历时1年半时间),可以看到一次比一次时间长,为什么?
因为这一次水泥的超级周期是2017年开始的,这一年供给侧改革加入了水泥行业,导致2017年出现了需求和供给双重边际超预期,环保约束极大地限制了供给端,市场开始向头部企业集中,笔者在财报利润表中的“毛利率连续提升”这个指标上嗅到了这个行业拐点。
第二,全球比价,估值下行空间有限。弱周期公司一般用市盈率估值,海螺水泥目前的市盈率为8.8倍,公司历史平均市盈率为17.5倍,而最高估值到达78倍,今年最悲观时期的估值为7.7倍。全球比价,世界水泥巨头拉法基豪瑞集团市盈率在15倍左右。另外从水泥单价看,美国水泥100美元起,在中国经过1年涨价后也才60~70美元/吨,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价格。未来提升估值,一方面靠业绩新增长点,建材行业扩展品类、海外市场、骨料业务,一方面在A股市场整体偏暖情绪下,四季度“顺周期”行业有望估值提升。
第三,垄断集中,区域增长有新看点。2019年,海螺水泥国内营收仅1千亿元,在全行业占比约10%,集中度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次是骨料业务占比低,但骨料市场增长空间是水泥市场空间的两倍。此外区域市场开始逐步进入龙头垄断的局面,华东市场份额前五的企业CR5值(前五名市场集中度)超53%,而浙江、安徽、江西市场CR5值均在 80%左右。
需求端,今年城投净融资以及专项债券规模都再创新高,从近期开始申报2021年的债券资金需求看,基建行业总体回暖是非常确定的,只是短期疫情打乱了时间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