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显示,10月29日起的两个月内,合计有6家上市银行部分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或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合计解禁规模达1015.06亿元。
不过受访分析人士认为,解禁并不意味着实际减持,预计实际减持压力会比解禁规模小很多,因此对解禁规模较大的个股或者所在的子板块有一定影响,但对整个上市银行板块的影响不用过于担心。
数据显示,10月29日起的两个月内,合计有渝农商行、宁波银行、浙商银行、邮储银行、北京银行、杭州银行6家银行迎来限售股解禁,其中有5家解禁市值都在百亿以上,合计解禁规模超过千亿。
其中,渝农商行已于10月23日晚间披露IPO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根据公告,该行本次上市流通数量达45.17亿股,占全行总股本的四成左右,共涉及161户法人股东持有的29.5亿股股份和约7.7万户个人股东持有的15.67亿股股份。
该部分限售股份将于10月30日上市流通。以渝农商行最新收盘价计算,此番解禁市值近230亿元。
但渝农商行并非今年底解禁规模最大的上市银行。信息显示,邮储银行近74亿股限售股份将于12月11日上市流通,涉及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首发战略配售股份,解禁市值超过345亿元。
事实上,这也是史上第二波千亿银行股解禁潮。此前,去年四季度银行股解禁规模也达到1382亿元,涉及10家A股上市银行。
两波解禁潮都主要是近几年IPO的次新股,覆盖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但解禁并不意味着实际减持。
“可能会做出减持决定的主要是部分民企、自然人,或者是参与定增的部分股东,国资股东、大股东一般不动,因此实际减持的压力会比解禁规模小很多。”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