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定力 推进A股市场化改革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以来,创业板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指数整体未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个别股票大幅上涨以及部分新股“过热”情况,这些极少数股票的价格异动,并不影响注册制改革的大局,市场各方应当理性看待,保持定力并进一步坚定A股市场化改革的信心。
38家上市券商坐拥646万“铁粉” 超八成股权集中度提升
随着上市券商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二季度末的股东数量也随之浮出水面,38家上市券商合计坐拥645.83万“铁粉”。截至二季度末,38家上市券商中有32家的股东户数相对一季度末有所减少,占比为84.21%。股东户数的减少,也表明其股权集中度在提升。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资本市场以全面改革“作答”
9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聚焦重点问题,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准入规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着眼服务实体经济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准入规范;听取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汇报,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科学防治、促进绿色发展;核准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
入市标准统一 境外机构投资债市更加便利
中国人民银行9月2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人民银行与证监会、外汇局共同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证券业加速“变形” 金融科技重构行业肌理
历经30年风雨,作为资本市场主要力量之一的证券公司正在加速“变形”:对内,再造管理、运营模式;对外,财富管理渠道转向“数字化生存”。中国资本市场已迎来而立之年,证券行业纷纷加码金融科技,力图以科技引领发展,以变革照亮未来。这个行业,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肌理重构。
央行等三部门联合发文 鼓励境外机构长期投资我国债券市场
中国债市再迎利好。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称,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三部门共同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金融市场开放提速 外资大举抢滩扩围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声声号角中,外资金融机构阔步入场、竞相登台。星展证券、大和证券接连获批成立,花旗银行取得基金托管业务执照……在系列金融开放措施渐次落地后,外资金融机构正掀起中国市场布局热潮:新业务、新机构遍地开花。
推动制度型金融开放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6年3月,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稳步推进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程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